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8章 宦官干政 (第1/2頁)

雅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殘陽如血,傾灑在紫禁城那片古老而威嚴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的光芒卻透著幾分詭異與悲涼。等等,這場景似乎有些“串臺”,咱們的故事實則發生在大漢王朝。我,一個來自現代的歷史老師,此刻正站在國家博物館的展廳之中,眼前玻璃展櫃裡靜靜陳列著一份竹簡,歲月已將它侵蝕得微微泛黃,上面詳細記載著一段被時光掩埋、卻又驚心動魄的漢宮秘史——宦官干政。當指尖輕輕觸碰那竹簡的瞬間,仿若開啟了一道時空之門,我仿若穿越千年,置身於那段波譎雲詭的歷史旋渦中心……

那是東漢末年,桓帝駕崩後,靈帝即位,年僅十歲。朝堂之上,風雲變幻,各方勢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覬覦著皇權之下的無上權力。外戚勢力以竇太后孃家為首,他們在新帝登基一事上出力頗多,自此便恃功而驕,在朝堂之上大肆安插親信,從三公九卿到各州刺史,要害部門處處可見竇氏爪牙,一時間權勢滔天,朝堂幾乎成了竇家的“一言堂”。

初入宮廷的我,扮作一個灑掃小太監模樣,每日謹小慎微地穿梭於宮廷的迴廊曲徑之間,只為探尋那段歷史最真實的模樣。一日,我在御花園的涼亭內,偶然聽到兩位老太監的低聲交談。

“趙公公,您瞧這眼下的局勢,外戚越發張狂了,咱們這些在宮裡伺候多年的老骨頭,往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咯。”說話的是身形佝僂、面容愁苦的錢公公,他手中緊握著破舊的掃把,微微顫抖,似是被這宮廷的寒意沁入了心底。

那張公公微微抬眼,目光透著狡黠與決絕,冷哼一聲道:“哼,他們外戚能有今日,不就是仗著皇帝年幼嗎?咱可不能坐以待斃,若不尋個法子制衡,往後連口熱飯都沒得吃。”

我心中一驚,知曉這便是宦官干政的苗頭初起。此後,時常聽聞宦官們私下串聯,利用皇帝近侍的身份,將宮外的訊息有選擇地傳遞給年幼懵懂的靈帝,或歪曲,或誇大,一點點離間皇帝與外戚的關係。

朝堂之上,每逢議政,外戚代表的大臣們總是言辭犀利,力主推行一系列利於自家勢力擴張的政令,全然不顧百姓死活與朝綱穩定。為了修建奢華的府邸,他們竟提議加徵賦稅,引得民間怨聲載道。而宦官們則在背後,悄悄給皇帝遞上精心準備的“密奏”,上面寫滿了外戚專權、圖謀不軌的“證據”,聲稱竇氏一族有覬覦皇位之心。

為了增強實力,宦官們開始把手伸向了軍權。他們蠱惑皇帝,設立西園新軍,由親信宦官蹇碩統領。一日,在宮門前,我親眼目睹一群西園新軍士卒耀武揚威,他們身著鋥亮鎧甲,卻眼神兇狠,對過往的小太監肆意呵斥。為首的宦官高喝:“咱如今可是皇上親封,守護皇城,誰敢不服!”那囂張氣焰,令路人側目。

隨著宦官權勢漸長,與外戚的矛盾愈發尖銳,終於爆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朝堂衝突。那日,德陽殿內,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來。外戚權臣竇武,身著華服,頭戴高冠,上前一步,向皇帝進諫:“陛下,近日宮內宦官頻繁插手朝政,任免官員,致使政令不通,民怨沸騰,望陛下嚴懲!”言辭懇切,卻暗藏鋒芒。

還未等皇帝回應,宦官首領曹節立馬出列,撲通一聲跪地,聲淚俱下:“陛下啊,老奴們一心只為皇上您的江山社稷,日夜操勞,卻遭外戚如此誣陷。他們才是結黨營私,妄圖架空陛下,操控朝堂啊!”說罷,連連磕頭,額頭滲出鮮血,皇帝面露猶豫之色。

這場爭鬥無休無止,朝廷陷入了無盡的內耗。官員們為求自保,紛紛站隊,或依附外戚,或攀附宦官,清正廉潔之士反倒被排擠打壓。民間疾苦無人問津,苛捐雜稅愈發繁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此時,洛陽的街頭巷尾,流傳起一首民謠:“漢宮昏昏暗無光,外戚宦官爭朝堂。蒼生苦,淚汪汪,大漢江山路在何方?”那歌聲如泣如訴,唱出了民眾的絕望與無奈。

而我,作為歷史的執筆者,每日記錄著所見所聞,心中滿是悲慼。我深知,無論是宦官還是外戚,他們爭權奪利的背後,是無數百姓的血淚,是一個王朝走向衰落的悲歌。

在這場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宦官勢力愈發猖獗。他們不僅操控官員任免,甚至連皇帝的起居生活都加以監視,靈帝仿若成為了他們手中的傀儡。

回首這段歷史,那一頁頁泛黃的竹簡背後,是鮮活的生命與被權力扭曲的人性。宦官干政,絕非偶然,它是封建王朝制度缺陷下滋生的毒瘤,吞噬著國家的根基,直至大廈將傾,空餘一聲長嘆……

當我再次從歷史的幻夢中醒來,回到現代的博物館展廳,望著那竹簡

《歷史的書寫者》 第178章 宦官干政(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