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33章 陳橋兵變 (第1/1頁)

雅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搞什麼啊,又來!”我剛從柴榮改革的歷史穿越中緩過神,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就又被那本邪門的古籍一股腦兒地扔到了另一個陌生的時空裡。四周是密密麻麻的營帳,士兵們來回穿梭,一個個神色匆匆,遠處傳來戰馬的嘶鳴聲。我拉住一個小兵,大聲問道:“兄弟,這是哪兒啊?”小兵一臉警惕地看著我,沒好氣地說:“這是陳橋驛,你這傢伙怎麼跑這兒來了,趕緊躲遠點,別誤了大事!”陳橋驛?我心裡“咯噔”一下,不會這麼巧,趕上陳橋兵變了吧!

想起柴榮壯志未酬身先死,後周的改革也隨之陷入停滯,我滿心都是遺憾。可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擋不住,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改朝換代的關鍵時刻。

我在營帳間小心翼翼地穿梭,想探個究竟。突然,聽到一陣激烈的討論聲。“點檢大人威望極高,如今幼主年幼,這亂世之中,正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來統領天下,我們不如擁立點檢大人為帝!”一個粗嗓門的將領大聲說道。我心裡明白,他們說的點檢大人就是趙匡胤。

“這可是謀逆大罪,萬一不成,我們都得掉腦袋!”另一個將領有些擔憂地說。

“怕什麼!點檢大人平日裡待我們不薄,他若為帝,我們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況且如今時機成熟,機不可失啊!”又有人附和道。

我躲在營帳後面,聽得津津有味。這陳橋兵變,原來真如歷史記載的那般,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戲。正想著,就看見趙匡胤從大帳中走了出來,一臉無奈地說:“你們這是做什麼?這可是大逆不道之事!”我差點笑出聲,趙匡胤這演技,不去當演員都可惜了,歷史上都說他是被部下“黃袍加身”,被迫稱帝,我看他心裡指不定樂開了花呢。

“點檢大人,如今後周主少國疑,天下大亂,只有您能拯救蒼生,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您若不答應,我們這些人都沒法活了!”將領們紛紛跪地,苦苦哀求。

趙匡胤還在假意推辭,這時,有人將一件黃袍披在了他的身上。眾人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一幕,和歷史書上的描述一模一樣。

我忍不住嘀咕:“這套路,我都看膩了。”沒想到被旁邊一個小兵聽到,他惡狠狠地瞪著我說:“你這傢伙胡說什麼,小心我割了你的舌頭!”我趕緊閉上嘴,心裡想著,我這現代人在古代說話還真是得小心點,一不小心就性命不保。

趙匡胤被擁立為帝后,率領大軍返回汴京。後周的朝廷得知訊息後,頓時亂作一團。“這可如何是好?趙匡胤擁兵自重,如今又發動兵變,我們該拿他怎麼辦?”一位大臣焦急地說道。

“陛下年幼,我們手中又無兵權,恐怕不是趙匡胤的對手啊!”另一位大臣唉聲嘆氣。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有人站出來說:“如今之計,只能順應天命,禪位給趙匡胤,以免生靈塗炭。”後周的小皇帝年幼無知,只能任由大臣們擺佈。就這樣,趙匡胤幾乎兵不血刃地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

我看著這一切,心中感慨萬千。歷史的發展總是充滿了戲劇性,柴榮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落入了趙匡胤的手中。柴榮若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在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我在汴京的街頭遊蕩。看著百姓們安居樂業,市場上一片繁榮景象,我不得不承認,趙匡胤確實有治國的才能。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經濟,使得宋朝逐漸走向繁榮富強。

想起這段歷史,我不禁想起一首詩:“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遂罷兵。”陳橋兵變,看似偶然,實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在那個亂世之中,百姓渴望和平,國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趙匡胤抓住了這個機會,成就了一番霸業。

當我再次從穿越中醒來,腦海中依然迴盪著陳橋驛那熱鬧的場景和趙匡胤那志得意滿的神情。這一趟穿越,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歷史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我決定把這段穿越的經歷詳細地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

從柴榮改革到陳橋兵變,歷史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奮鬥。而我,作為一個現代人,有幸穿越時空,見證這一切,實在是一件奇妙而又幸運的事情。

《歷史的執筆者是誰》 第233章 陳橋兵變(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