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宣佈法令 (第1/3頁)
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反對最厲害的當屬成吉思汗祖孫,不帶長矛、長刀,不著重甲,騎兵如何衝鋒?
但楊鋟鍔比他們還強硬,並且簡單粗暴:如果不依規矩,便不準透過防線。
鐵木真和忽必烈無法,只得忍下性子,答應楊鋟鍔的要求,但密命每位士兵在身上再藏一把彎刀。嘿嘿。
鬼兵們都把彎刀裹在軟甲之內,原以為楊鋟鍔的兵不過用眼睛看透過的騎兵們是否帶有長兵器,故身藏短刀能夠矇混過關,沒想到楊兵要搜身,跟他媽過安檢似的。呵呵。
兩千蒙古鐵騎藏在身上的彎刀全部搜了出來,扔在關前,形如一座小山,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差點沒氣得吐血。
照成吉思汗的脾氣,當場便要發飆,忽必烈雖是孫子,但死齡要比爺爺大一些,脾氣沒那麼火爆,便勸成吉思汗:我們跟這個姓楊的又不是沒打過,算了,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如將計就計,等到了京城再說。
成吉思汗在孫子勸說下,方才忍氣而過。
透過楊鋟鍔防區,進入進京的大道,一路走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卻越走心越涼。
祖孫倆所過之城池關隘,皆駐兵守把,不僅兵力充足,而且盔甲鮮亮,軍容嚴整,士氣旺盛,鬼兵武器中既有刀矛箭戟,又有鋼槍火炮,端的厲害萬分。
凡蒙古騎兵所過,守軍皆持兵而立,跟耀武揚威一般。也不知李正坤那小鬼兒是故意還是無意。
再看地方治理,各地城隍都精明強幹,勤於政務,將城池、鎮邑治理得井井有條,鬼民百姓無論稼穡耕種,還是經商治業,皆精神飽滿、勤勞積極。
所過之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鬼民百姓謙和有禮、情緒安樂。
快到京城時,成吉思汗對孫子嘆道:“沒想到李正坤小鬼兒能將陰冥天下治理得如此之好,鬼心已定,我們祖孫無為矣!”
忽必烈深諳漢文化,知道爺爺所言不假,但極不甘心,憤然道:
“管他治理得好與不好,我們祖孫倆都攪他個天翻地覆!”
成吉思汗道:“軍隊強盛,民心安定,如何攪他?”
進入京郊,朝廷設有接待處,四千蒙古騎兵又被留下四千八百名,只允許帶兩百名侍衛入城。二位大汗早沒了脾氣,只得遵令而行。
進入平都山,被引入城北國賓館住下。國賓館就在御街之下。
另外八帝陸續到來,跟成吉思汗祖孫房間相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從南方來,路上見聞,無論軍政、民心,都跟從北方來的成吉思汗祖孫所見一樣,三位開國皇帝都只有歎服而已。
十帝到齊之後,李正坤派李天侯、霍蒙生、朱高華、祁步達、王欞到國賓館宴請十帝。
宴後,十帝休息三日,沐浴更衣,第四日早上被十頂大轎接到攝政王府。
攝政王李正坤站在大殿門口,親迎十位開國之君。
迎入大殿坐定,李正坤道:“各位陛下別來無恙啊?”
成吉思汗率先嚷道:“有恙有恙!你這小鬼兒,當年在萬方山上是怎樣答應朕等開國皇帝的,現如今靠偷襲京城得手,便霸著京城不讓,你想做陰天子不成!請朕等皇帝來京,不讓多帶衛隊倒也罷了,沿途卻擺下虎狼陣,耀武揚威,想以此嚇著朕等不成!”
忽必烈嚷道:“爺爺說的便是朕要說的!”
祖孫倆永遠站在同一陣線上。呵呵。
其餘皇帝都眼望著李正坤,看他如何回答鐵木真的話。
李正坤沒有回答,笑看著其他皇帝:
“各位陛下還有何言語,請都一一講出來。”
漢高祖劉邦大大咧咧地道:“成吉思汗說的不錯,李正坤這小鬼兒就是要向朕等炫耀武力,他現今本錢壯大,又佔據京城,早非昔日被擄上萬方山時那個一無所有的可憐小城隍,但朕等開國之君都不嚇大的,哪一位不是靠著十來個人便起事而奪得天下,雖然朕等都只帶著兩千衛隊,但用於起事也完全夠了。只是如今陰冥初定,百姓思安,依朕看就不要再起刀兵了。這樣吧,李正坤乃是朕在萬方山上封的執金吾,算是朕的臣屬,他打下的江山自然便是朕的江山,朕就住在這平都山城裡,登極稱帝,各位陛下朕全封為王,陰冥天下肥沃之地,任由各位陛下挑……”
劉邦還沒說完,朱元璋便怒道:“休想!你倒會摘挑子,僅憑上嘴唇碰一碰下嘴唇,便想登上陰冥至尊之位,豈非視朕等為無物!”
其餘皇帝皆露譏諷之色。
司馬炎道:“這種
《一不留神打一數字》 第262章 宣佈法令(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