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涼帳 (第1/1頁)
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正坤自打扯起五華山將軍旗那天起,就意味著跟陰廷決裂,從此獨自經風瀝雨,再無遮蓋依憑,但也從此自由無羈,凡事自己說了算。 他就象一隻離巢的鳥兒,或者一頭出窟的小獸,面對波譎雲詭的冒險、命運之旅,能否躲過重重劫難,最終翱翔藍天,或者成長為森林之王,就看他的努力和造化。呵呵。 滅掉朝廷五千征討大軍,其實主要靠著朱高華新造大炮,不算什麼難事,李正坤知道,朝廷絕不會善罷干休,一定會派更多軍隊前來征剿,故一日不敢懈怠。 送走五千頭顱之後,李正坤立即派出信使,傳令烏分、蘭雲、流石、黑沙、倉水五城的城隍和府丞,前來當陽,有要事相商。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李正坤在當陽城幹出這些石破天驚之事,早在五城傳遍,五城城隍和帶兵府丞都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要說李正坤帶兵攻破當陽,廢了朝廷任命的城隍婁累,自領城隍,五城城隍和府丞完全能夠理解,並且或明或暗表示支援。當初婁累前來調兵時,五城拒不出兵,就表明了這種態度。 為什麼呢?因為五城的城隍和府丞都知道,當陽主簿婁累乘正堂李正坤不在,勾結山賊,背主造反,謀奪城隍之職,得官不正,眾鬼不齒。雖然主簿也是朝廷任命,並非地方長官的私臣家將,但各地城隍均將自己的屬吏視著禁臠,需要自己的心腹擔任,或者培作心腹,因此,屬吏謀反,猶如家賊難防,最令眾城隍生氣和看不起。所以,婁累雖奪得當陽城隍,也被朝廷任命,名義上也還節制五城兵馬,但因不被五城城隍和府丞認可,推行政務也好,調兵調物資也好,都被五城找各種理由推託,難以成事。呵呵。 李正坤滅掉婁累,自領城隍,雖無朝廷詔命,但五城城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作不知,因為朝廷迄今為止,沒有明確否認李正坤的詔命下達,五城城隍和府丞自然順水推舟,還認李正坤為當陽城隍,並受其節制。至於將來會怎麼樣,沒有誰願意去考慮。 說得直白一點,五城城隍皆心存僥倖。 但是,這要命的李屠李正坤竟然越玩越大,越玩越不象話,居然打出五華山將軍旗號,公然跟陰廷做對,要裂土自立。 這樣一來,問題就嚴重了,形勢也陡然嚴峻,別說五城城隍和府丞、衙門官吏、兵營軍士,就是闔城鬼民百姓,也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到底是站在朝廷一邊,還是隻顧眼前,索性附逆? 在五城舉棋不定的時候,李正坤的信使到來,傳令五城城隍和府丞到當陽相見。 眾鬼心中都明白,這他媽不是有事請商,而是傳去逼著表態:跟朝廷還是跟他李正坤? 這原本不算事兒,選什麼?肯定跟朝廷噻。五城的城隍和府丞都是朝廷任命,當然心向朝廷,為朝廷盡忠,可問題是李正坤太他媽厲害,又非常邪惡,不僅打敗朝廷五千征討大軍,還將五千將士首級梟傳京城,而五城就在李正坤眼皮底下,誰敢不聽他號令? 五城城隍和府丞都不約而同地想到:要是我們不聽李正坤的,這個李屠會不會也將我們的首級梟下,呈送京城? 他們知道,朝廷絕不會容忍李正坤裂土自封,肯定會派更多大軍前來進巢,而李正坤幹得掉五千軍馬,未見得能幹掉五萬五十萬,李正坤肯定失敗,他們如果不站穩立場,附李逆而行,其最終結局必然是隨著李正坤被剿滅而為其陪葬。可如果不附逆,眼目前便有禍事。 怎麼辦? 眾鬼又不約而同想到:將來的事留待將來再考慮,還是先度過眼前的難關,先應召前去當陽,看看形勢再說。 呵呵呵呵。 五城城隍和府丞按李正坤規定之期來到當陽城,只見南門外紅縵高張、紅毯鋪地,五華山將軍李正坤帶著一眾鬼魂,親到城外迎接。 五城城隍和府丞分別是: 烏分城隍顏客翮、府丞盛景良,蘭雲城隍皮赫行、府丞卞孟華,流石城隍卜祜、府丞刁琥,黑沙城隍元節玖、府丞駱騮,倉水城隍湛懋成、府丞尹芃。 五位城隍分別帶著一百至三百名不等的護衛,剛到南門,便被李正坤的兵馬攔住,帶往別處。說是按李將軍之令,各位大人進入當陽,便安穩如山,不再需要自己的衛隊。 城隍和府丞們都不敢反對。 李正坤一一向各位城隍和府丞施禮,溫言問候,態度和藹,使得各位城隍和府丞在那一瞬間產生錯覺:似乎他們不是來拜見李正坤,而是來視察當陽城。呵呵。 相見畢,李正坤帶著眾鬼進入一座大涼帳。所謂大涼帳,就是除開帳頂,四周的帳壁都撩開,用繩子捆在帳柱上,有些類似於四面可見的大涼亭。 大帳上方搭著一張烏黑髮亮、雕刻精美的大條案,後面擺著一張鋪著紅色絲絨坐墊的高椅。五城城隍和府丞知道,上方的大案高椅,定然是所謂五華山將軍李正坤的位置。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不留神打一數字》 第19章 涼帳(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