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2章 回來一頭獅子 (第1/2頁)

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華山所發生的一切,都沒能逃脫一個鬼的眼睛,便是陰廷黃背山將軍樊定釜。 至黃背山八座關城築起,至今已過八年時間,離他當初預設的十年之期就快到了,就跟種莊稼、搞養殖一樣,馬上便可進入收割或宰殺期。 已將五華山地區圍困數年,使之疲憊凋零,再過一兩年,他便可率軍衝下黃背山,直撲當陽城,擒獲賊首李正坤及其黨羽,獻於陰天子御座之下。 樊定釜在黃背山至五華山之間一千餘里的廣闊地帶,派了很多遊騎探馬、名偵暗哨,在當陽城及周邊五城、五華山中,也安插有許多眼線跟臥底,對於當陽城及五華山地區的情況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那裡的任何一次細微變化,他都能及時掌握情況。 起初兩年,圍困效果非常明顯,完全達到預想目的,後來不知李正坤受了何方高鬼指點,居然在五華山六城開放自由市場,放任軍民交易,部隊也開始輪番出城屯田,使得圍困效果大打折扣。 饒是如此,樊定釜也絲毫不心慌,免稅自由市場交易雖能強化物資流通,暫時緩解匱乏狀況,但這種方式畢竟不能平空產生物資,頂多將軍民之困窘延展一兩年,苟延殘喘,不足為慮。 至於軍隊屯田,亦不足為慮。因為兵力有限,屯田之兵不敢走遠,一是擔心遠離城池會被殲滅,二是擔心朝廷軍隊趁機攻城,故只能開墾耕種城池周邊一百里之內的土地,所獲頗為微薄。 李正坤率隊西行,意欲開啟萬靈國交通。樊定釜聞報,不禁哈哈大笑,當時正跟副將胡樓岬喝酒,便對胡樓岬道: “如果李正坤能渡過奇寒無比的熊高河,打通跟萬靈國的交通往來,那我們黃背山八關便算是白築,這數年的功夫也白耽擱了。可本帥敢給他批死,他過不了熊高河。就算能僥倖渡過熊高河,也無法建立起跟萬靈國的交通往來,除非他能將鬼魂絕渡、飛鳥難逾的那條寒河斷流填平,否則,任何鬼魂都只能望河興嘆,毫無作為!” 可是,他萬沒想到,幾年之後,熊高河當真斷流消失了。雖然河床未被填平,但五華山地區和萬靈國的交通已不成問題。 該死的李正坤又帶兵討平萬靈國,娶了萬靈國的女王,生生將萬靈國變成五華山的附屬國,一切軍政之令皆聽從五華山將軍府。 兩地忽然變成一個整體,物資、兵員陡然擴大數倍,使得李正坤一下子擁有了百萬之眾! 五華山力量在發展,形勢在變化,其實這些發展和變化能夠理解,因為有圍困便自然有反圍困,李正坤及其一班鬼不可能坐以待斃。可這一切也變得太他媽快了,太他媽神了,簡直是幻術。 當李正坤完成對五華山地區和萬靈國的整合,成立五華山軍之時,表明李正坤對其百萬之眾已建立完整的軍事體系、社會體系和治理體系、指揮體系。 這可不得了! 雖然百萬之眾對中原來講不過水塘之於湖泊,李正坤數十萬軍隊對於陰廷數百萬軍隊來講,不過瓢水之於大河,但因其體系完備,能夠聚力於一尖,其破壞之力不容小覷! 樊定釜不僅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且具有極為敏銳的政治嗅覺,眼光絕非只侷限在綿延萬里的黃背山,而是放眼整個中原。也就是說,李正坤超乎尋常的發展勢頭,已使他隱隱感到陰廷的危機。 樊定釜的黃背山將軍府,設在八座關城中居中的金池關,城池最為高大堅固,兵力也是其餘七城所不能比的。那七座關城,每城兵力只有五千,民夫一至三萬不等,金池關兵力有一萬五,民夫五萬。 離金池關五百里有一座城池,名叫洪震城,樊定釜在城中建有兵工廠,專為黃背山守軍生產槍械大炮。 樊定釜把將軍府設在金池關,不僅因為此地在八座關城中居中,便於左右馳援排程,而且由於這一段山脈較為平緩,乃是五華山通往中原的大道,絕不能有失。作為黃背山守軍統帥,他必須親自鎮守此地,才能放心。 八年以來,樊定釜從未離開過金池關一步,每年向國師和蔣王彙報,第三年向朝廷述職,都是由副將胡樓岬帶著他的親筆書信或述職奏表,前往平都山轉呈。 但這次樊定釜在金池關坐不住了,他連夜寫下一道呈陰天子的奏表,備下送給國師和蔣王的禮物,安排好黃背山防務,便帶著一隊親兵衛隊,急急往平都山趕來。 副將胡樓岬送他,分手時樊定釜千叮萬囑。在樊定釜離開期間,黃背山軍務由胡樓岬全權主持。樊定釜要求胡樓岬,若五華山軍來攻,無論怎樣挑釁,都絕不許出關迎戰,只能堅守阻敵,並派飛馬來京城相告,他當連夜趕回。 胡樓岬表示堅決服從將令,絕不會出關迎戰。並希望樊將軍儘早返回。 來到平都山,進入國師府,拜見國師季尋子。季尋子頗為吃驚,笑道: “一別數年,樊將軍向來只見其字,不見其面,何以此時突然歸來,莫非你已大破當陽城,擒住小鬼兒李正坤?”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不留神打一數字》 第82章 回來一頭獅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