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龍德堡 (第1/2頁)
丹dance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702年剛剛開春,大批法蘭部隊從阿拉貢山口的龍德堡出發,開赴北羅西克的舊都前線。這次可謂聲勢浩大,不僅皇家騎士團出動了全部五個重灌營三個步從營,還有皇家衛隊和輜重部隊等。全團人馬加上徵調的民夫和隨軍的工匠,總人數達到了萬餘人。他們初春即在龍德堡集結,帶隊的是皇家騎士團大團長安德魯公爵。 除了皇家騎士團,另外米薩騎士團也派出了兩個重灌營、一個步從營和輜重部隊。這大概是米薩團的三成的兵力,加上隨軍的禁軍工兵營和運輸糧草補給的民夫,總數也達到了五千人。他們算是主力部隊的後續增援部隊,他們也是初春就在米薩集結,但按計劃要等到開春集齊物資後才作為第二梯隊往阿拉貢山口進發,抵達舊都戰場預計要到晚春時節。帶隊的是米薩騎士團大團長大鄧迪侯爵,他就是第一卷寫到的‘土堡-哈夫之戰’時那個脾氣不好的老鄧迪公爵的長子。順便提一下當年的老鄧迪公爵在幾年前中風,現在已經臥床多年了。 最後一支部隊便是黑森州禁軍,防務省從黑森禁軍中抽出了兩個以弓箭手為主的禁軍營和一個工兵為主的輜重營。這批禁軍一共三千人,他們會盡快翻越阿拉貢山口緊隨主力出發,之後分批在法蘭軍的補給線上沿途駐紮,為主力軍團做後勤支援。工兵部隊則會修繕沿途的道路和橋樑,在橋頭和路口修造崗哨保證大部隊的補給線暢通。雖然這支部隊是三支隊伍中最不起眼的一支,但意義卻非比尋常,因為這是自‘聖教戰爭’結束以來法蘭禁軍第一次在境外作戰。 更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帶隊不是別人,正是我們冉冉升起的將壇新星——弗蘭西。其實埃德溫國王的命令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弗蘭西現在已經就任‘黑森公爵’,也就是黑森州名義上的最高軍政長官。率領本州禁軍支援主力軍團作戰,為前線提供後勤保障,這樣的任命對於弗蘭西現在的頭銜來說好像也一點都不牽強。只是現在不能衝鋒陷陣還是靈弗蘭西有些失望。 這三支部隊加在一起大約有兩萬人,雖然人數看起來並不算多,但這可是法蘭陸軍半數的精華了。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目前人類世界能拼湊出的最強軍團之一。不要說是北羅公國的那些貴族武裝拼湊出來的幾萬雜牌軍了,就算是整個北部羅西克和阿拉貢諸國的武裝全部加起來,都未必是這支軍隊的對手。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法蘭的軍隊體系:在法歷四至七世紀的‘聖教戰爭’期間,由於巨大的外部壓力。法蘭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軍事改革。其中兩項重要的改革就是‘軍隊職業化’和‘全民徵兵制’,即《禁軍法案》和《義勇軍法案》。在兩項法案中,廢除了由地方貴族徵兵勤王的老辦法。地方上開始執行由中央政府下設的專門徵兵制度,由地方政府對轄區內戶籍居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徵兵。 其中《禁軍法案》由地方政府對轄區內居民進行募兵,這些應徵士兵需要為國家服役三至五年,國家會給予相應的薪酬和稅收補貼。這些徵召的正規軍會由專門的新兵營進行培訓,由防務省下發統一的軍服和盔甲,在法蘭軍事體系中他們被稱為‘禁軍’。禁軍與本州人口比例相當,大約全國有十餘萬禁軍服役。他們是法蘭標準化的基本軍事單位,也是法蘭軍隊中的基石。由於禁軍制度的實施,使得法蘭在當年‘聖教戰爭’後期的戰爭動員能力大大增強,最終幫助法蘭在戰爭後期逆轉了戰局。 另外《義勇軍法案》則是對禁軍體系的補充,即退役和適齡但未被徵召的成年男性,每年夏季和冬季都要參加兩個周的集訓。由本地貴族或退役軍官作為骨幹,在戰時臨時組成義勇軍。這些義勇軍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奔赴戰場支援前線,或者也會臨時組織參與地方上維護治安緝拿盜匪的活動。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徵召便是故事開篇的‘土堡-哈夫之戰’,那場戰役中至少有二十萬義勇軍被動員了起來,至少有五萬人直接投入到了戰場之中。 地方上實行禁軍制度的同時,法蘭還強化了中央直轄的兩大騎士團和北疆守衛團的地位,將這三支以騎兵為主的軍團升格為‘主力軍團’。聖教戰爭後期由於‘皇家艦隊陸戰團’和‘薩爾州納特蘭地區遠征部隊’卓越表現,又將這兩支功勳部隊升格為主力軍團。最終形成了‘皇家騎士團’,‘米薩騎士團’,‘薩爾開拓團’,‘北疆守衛團’,‘海外陸戰團’五大中央直轄的主力軍團加上各州十餘萬禁軍的常備軍體系。 在主力軍團招募中,除了兩大騎士團重灌營和北疆守衛團徵兵相對特殊以外。一般主力軍團都是在禁軍部隊中招募新兵,各州入伍的新兵在禁軍部隊服役後便可以透過考核申請加入幾大主力軍團,這樣也保證了法蘭主力軍團兵員的職業素質。法蘭的一般區域性戰爭,都是首先派出主力軍團彈
《十二代皇冠加裝法蘭好不好開》 第21章 龍德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