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章 中古宴會 (第1/2頁)

丹dance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河畔行宮位於河口鎮外東南沿河的一處古堡之中,這座古堡現在只剩下的外面的四座圓形石塔以及連線它們的三面高牆,裡面舊的建築已經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舊式羅西克式大宅。大宅分為三部分呈品字形依水而建,中間的主堡由下面兩層的大廳和頂部的盔形塔頂組成,遠離河岸的一側有個小尖塔。主堡靠水的一側是附屬的觀景平臺和炮樓,它由伸入湖中的八角亭建築以及迴廊組成,其中八角亭在水面之上建築向四周擴充套件了一圈,牆上開了隱蔽的炮口,頂部則用木頭鋪成了觀景臺頂上還裝了尖塔樣式的屋頂。這兩棟建築對面,是一棟很長的兩層建築,大概用途是傭人房和倉庫,建築臨水的一邊有個尖塔。三棟建築中間是一個小小的長條形內港,內港周圍有臺階包圍。 這建築雖然不及外面的城牆和石塔古老,但也大概已經修建了上百年,因為它的造型非常樸實遠不及‘聖教戰爭’後的新式建築華麗。整個建築外牆都使用了最常見的白灰塗抹,窗戶開得很小,屋頂也是用的紅瓦。大概是鄰水的原因,加上時間比較久遠,外牆已經開始剝落髮黃,屋頂的紅瓦也已經發黑。按照法蘭的標準,整個建築群完全稱不上行宮,頂多算是個老式別館。建築的主要功能集中在主堡,它兼顧了大廳客房廚房和塔樓的多重功能,顯得有些擁擠。邊上的八角亭式炮樓設計的倒很有新意,但功能單一平日只能當涼亭使用。內港設計的倒是別緻,但使得配樓和主堡之間交通必須繞行,也導致了不便。雖然這‘行宮’略顯寒酸但這天的晚宴卻非常的豐盛。 因為行宮總管老湯姆提前一週就已經開始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法蘭貴賓做準備了。由於現在是大齋節期間,正好本地盛產水產,於是老湯姆和他的廚師團隊打算用最豐盛的水產盛宴來招待貴賓。選單很快送到了馬爾梅女侯爵的手上,女侯爵不僅同意還特意多批覆了兩百第納爾(羅西克地區銀幣,成色較差但個頭更大,基本與法蘭銀幣一比一兌換)用於進口海鮮。很快除了本地的各種魚禽以外各種蝦蟹海產品也被裝載著冰塊的駁船運抵行宮。 老湯姆不僅弄來了名貴的七鰓鰻和魚子醬,還從碎塔灣弄來了龍蝦和青蟹,甚至專門從特殊渠道弄到了一頭海豚! 這晚行宮主堡大廳內燈火通明鼓樂昇平,大大的餐桌擺在大廳正中,正中端坐著威廉紅衣主教和馬爾梅女侯爵,兩邊分別坐著弗蘭西和小喬治等幾個孩子。下面兩側同樣擺放著兩排長長的餐桌,上百位本地的貴族和家眷都位列其中。這種形式更接近中古時期的宴會,法蘭和半島南部現在都已經開始用新式宴會的形式來取代這種古早的宴會形式了。這種古早的宴會形式一般只會上三次菜,首先是各種前菜和湯,然後是各種主菜一股腦全端上來,最後是非常單一的甜點。照顧宴會的往往只有十幾個侍者,主要就是上菜和倒酒,由於侍者比較少宴會中食客的呼喊會此起彼伏就好像是低檔餐館一樣熱鬧。席間會有低俗滑稽的表演助興,酒水也是一直供應。主要突出的就是量大管飽,而食物本身也會用重鹽重油重香料的方式製作,為的就是表現出主人的慷慨與奢侈。這種上百人的大宴會與其說是吃飯倒不如說是狂歡,一場饕餮盛宴下來賓客們往往醉的不省人事醜態百出。 而法蘭和半島南部現在流行的新式宴會則更加體面文明,一般只有一張大餐桌用餐人數也不會超過二十人,但是伺候的侍者往往有食客的兩倍之多。湯、前菜和主菜會一道道的上,侍者會端著盤子詢問是否需要,然後會為食客準備一點點擺盤精美的菜品。食客每吃完一道菜侍者就會把盤子換掉,因此這樣一餐往往至少要上九次菜甚至更多。主菜過後一般才會上酒和豐富的甜點集合,而且酒一般只用米薩出產的高階紅酒,並且有專門的侍者倒酒。席間當然也不會有低俗的滑稽表演,一般都是一支小型的管絃樂隊伴奏助興。食物方面則摒棄了中古宴會的獵奇和海量,轉而非常注意食材的新鮮和品質,以及烹飪的火候和精緻。最重要的是每道菜品不論分量多小,都會有專門的醬汁調味,力圖還原食物本身的鮮美。這種新式宴會體現的主要是形式感帶來的文明高雅,更提倡賓客之間的交流而不是胡吃海塞,因此也極少出現席間賓客喝多的糗態。 當然對於羅西克北方這種經濟不發達文化落後的地方來說,這種中古式的宴會依舊盛行。宴會一開始每位食客面前都擺放了一個銀盤子一支大號酒杯,盤子上放著一片當作類似餐紙作用的白麵包,盤子兩側是勺子和叉子。很快十幾個膀大腰圓的廚師抬著一個擔架似的板子就進來了,板子上擺放的是開胃菜和湯,煙燻三文魚、鯡魚沙拉、檸檬汁生蠔、浸酒白蝦還有紅燴魚丸湯和蘑菇蛤蜊湯,一股腦全部都裝在大銀盤中端了上來。而且他

《十二代皇冠加裝法蘭好不好開》 第24章 中古宴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