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3章 自由之都 (第1/2頁)

丹dance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出阿拉貢山口之後,弗蘭西在北邊大道補給線上一路佈置了據點,期間在查塔姆河口鎮遭遇了刺殺,後來又在卡拉與教皇特使鬧掰。北上提帕切前線與矮人道夫將軍和瓊斯教授會合處理冰龍威脅,他們合力擊落了一支,另一支被弗蘭西的老師阿爾弗雷德大師逼退。正在眾人準備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弗蘭西就接到了來自防務省的調令,命令他立即動身前往自由城接收糧草。 於是弗蘭西便辭別了老師和朋友們帶著福萊和幾個阿茲狄侍衛徑直往自由城去了,路過卡拉時弗蘭西點了一個聯隊的禁軍騎兵一同南下,並將黑森禁軍和補給線事務一概交給了赫爾上校指揮。弗蘭西為了不削弱卡拉駐軍的力量,在臨走前弗蘭西從提帕切前線調回了一個騎兵聯隊補充卡拉駐軍。另外弗蘭西帶走了二十部卡拉駐軍的大車以備運輸之用。 三天後弗蘭西的隊伍便抵達了自由城,一路上並沒有遇上盜匪,因為再傻的土匪也不會蠢到去搶趕路的軍隊。這次弗蘭西的隊伍全是騎兵和空車所以原本五天的路程只走了三天。隊伍第一天便抵達了北羅首府大公堡,但是為了避免麻煩弗蘭西直接命令隊伍在城外駐紮。第二天他們穿過科恩公國抵達了科恩城,當晚駐紮在了科恩城北岸。第三天下午他們終於來到了羅西克山脈的西段餘脈面前,這座山背後就是‘西羅西克自由城邦’的地界了。 透過這座山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翻山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走了;另一個辦法就是穿過著名的‘譚諾隧道’。這是一條巨大的隧道,分為三段總共隧道長度只有兩三法裡多,但已經是當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隧道了。隧道並不寬分為左右兩個涵洞,單個隧道洞可以勉強並行兩輛馬車。大道綿延透過了近十法裡的山區,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隧道,隧道中間的部分有些是挖開了山脊有些是填平了溝壑。這條隧道讓自由城北上的道路縮短了好幾百法裡,是自由城通往北方羅西的咽喉。 弗蘭西是第一次見這條隧道的時候他大概只有九歲,當時是他和阿爾弗雷德大師第一次周遊列國。那時候這條隧道還只有一條涵洞並且要收取昂貴的過路費,他們只得騎著騾子走了整整一天的山路才翻越過陡峭的大山。如今的譚諾隧道已經拓成了兩條涵洞,並允許散客隨意透過,這大大的提高了自由城的通行效率。使得自由城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到了羅西克北部腹地。 弗蘭西的隊伍穿越過隧道,當大家從昏暗的隧道中出來時,豁然開朗的視野和自由城的龐大繁華,震驚了所有弗蘭西的軍人。當時的自由城不僅是當時人類世界最大的城市,而且還是座沒有城牆的城市。整個城市鋪滿了‘克河’的入海口,城市一直延綿到周圍的丘陵邊際。大約有兩百萬人口在這座城市裡生活,這個人口數量甚至超過了絕大多數羅西克小國的人口。自由城的龐大在當時的世界是碾壓性的,它要比同時期的法蘭皇城、查爾頓港、教皇國的聖城、神聖王國的聖蘭丁、塞述首都伽茲尼等大城市大不止一個量級。這些大城市一般都不超過五十萬人口,而自由城光登記在冊的人口就高達一百五十萬。 自由城城區內被三條河流和兩片灘地分割成為了六個區。中間三個區其中兩塊核心區在河流入海的沖積洲上,分別是北區中區和南區;外圍三個區在陸地上,分別被是北郊區、東郊區和南郊區。先說外圍三個區,靠北的依山是北郊區,主要有石礦、倉庫和馬場,生活的大多數是以內陸運輸業和採石業維生的貧民。東邊有一條克河的支流,河東岸靠內陸的廣大區域是東郊區,這裡是一些農田和村社,這裡生活著不少菜農是為城市提供新鮮蔬菜和農產品的地區。入海口最南面外圍是南郊區,哪裡主要是丘陵,丘陵上有果園,生活著不少果農。沿海的道路邊有很多高階別墅和莊園,有不少富人在這裡居住。 中間三個區,分別是北區、中區和南區。北區是港口碼頭,就在北郊區靠入海口的一側。這裡魚龍混雜貿易頻繁,居民三教九流什麼都有算是貧民區。 中區正在河流的沖積洲上,是整個城市的核心,這裡擁有各種的商店和琳琅滿目的商品,由於是沖積洲所以中區大概是個梭形,北岸是靠近港口的各種市場和交易中心,南岸是各種高階餐廳和會所,中區內部西邊靠海一側有市政廳和各個行會銀行的大樓,東邊則是高階住宅。中區地勢較高位置也好,但空間有限所以寸土寸金。所以很多富人都會在南郊區的沿海另外修建別墅居住。 南區是在中區南邊一個更大的沖積洲上,這裡主要是平民區。裡面擁擠著各種住宅和作坊,街上同樣擁擠著各種小餐館和小商店,北岸沿河的是些低檔妓院和酒吧,南岸則是繁忙的作坊工場和內河碼頭。 整個自由城六個城區內大大小小的橋樑縱橫在這幾條河道之上。城市中河流連線,道

《十二代皇冠加裝法蘭好不好開》 第33章 自由之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