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官對官 民鬥民 (第1/2頁)
蟲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視劇中一般都是這樣描述,聖旨一降,無論官職大小,官員納頭就拜,然後持聖旨者想怎麼得瑟就怎麼得瑟。
但這其實是不對的。
首先,一般聖旨不是用來抓人的,抓人的那叫錦衣衛;聖旨基本上用來升官的,五品以下叫賜命,五品以上叫誥命。
這也是為什麼見到聖旨大家都痛哭流涕的原因,升官你都不跪,你還想咋地!?
最重要的一點,聖旨它是有時效『性』的,你不能拿前朝的尚方寶劍去斬今朝的官,同理,國姓爺時期賜下的通漕皇旨,對付今上任命的漕運總督,它也是比較尬的。
黃總督稍稍沉默了下,才道:“這聖旨又非找的本官,本官為何要跪?”
李達眨了眨眼,劇本貌似不是這麼寫的啊。
不過他也不傻,腦子一轉就想明白了,乾咳一聲,忽然對著那些跪倒的漕幫人罵道:“漕幫人見聖旨不跪,見漕運總督倒是跪的利索,你們是想給總督大人找不自在嗎,還是你們覺的,大人比國姓爺地位還要高嗎?”
之前哪怕李達聖旨在手,黃總督也是笑『吟』『吟』的,但是此話一出,總督大人也變了臉『色』,斥道:“本官讓你們跪了嗎?”
牆頭草們面『色』訕訕的站起來,這真是兩頭不討好啊。
李達嘴角微揚,道:“大人來此所為何事?”
“凡漕務事,便是本官分內事,聽說各位在推舉盟主,本官便來旁聽一二。”
這一下子輪到漕幫眾人面『色』難看了,江湖畢竟是下九流,並不說地位多低,而是這是見不得光的東西,盟主這種東西聽起來好聽,但於漕務來說,就有點撇開朝廷,瓜分‘國有資產’的意思,是屬於大大的政治不正確。
黃總督道行高深,三言兩語就定下了基調,之前鬧騰的最響的幾位也沒聲了。
李達眯了眯眼,看向十三爺,這位蘇州龍王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低調的模樣。
“哈哈,本官說笑而已,如今水災剛過,正是諸位戮力同心,恢復漕運的關口,哪會鬧什麼么蛾子,古語說,蘇湖熟,天下足,可是如今這南方諸城糧食歉收,這可是個大問題……”
見黃總督在上高談闊論,李達腦袋轉個不停,這總督跟獄姐可算是半個親戚,但看這架式明顯是要拉偏架,肯定是受到某位大人物的指示。
難道是那位兵部尚書,不大像啊,漕運總督的權勢比起巡撫還大,掌管國漕務,兵部哪裡管的到對方,難道說漕運總督和兵部尚書是政治上的盟友?這也有可能,漕軍也是一隻半武裝部隊,離不開中樞的支援,尤其是還要跟北洋和南洋兩支海軍爭軍費。
李達又猛然想到另一件事,兵部青銅尚書是朝廷第一高手,那麼這位總督大人也不該是普通人,他嘗試著感應對方。
結果依舊是普通人。
‘不,你感受不到是道行淺薄,但本座卻能聞到這老官身上濃厚的正一道臭氣。’
‘神祗?這就又牽扯到了神道上的紛爭,難道朝廷中樞也有人看上了運河的信仰?’
“……李舵主,本官的想法你認為如何?”
李達回過神來,一時間有些『迷』茫。
好在其它人的七嘴八舌很快就明白了。
黃總督之意,是在漕務中設立糧秣總管一職,用來監督各地收糧情況。
李達臉『色』一下子陰了下來。
漕幫之所以能成立,有兩大跟腳,一則運轉糧秣,供應北方軍糧,二則徵招漕丁滿足河運缺口,這事如果讓地方衙門來幹,以衙役的貪婪,怕是要反覆激起民憤了,反而換作漕幫,用江湖規矩做守則,卻可以堵住官民上下兩張嘴。
如今為了彌補漕行糧秣,設立糧秣總管,等於打蛇打七寸,直接從根本上砍了漕幫一刀,壞了官不入漕行的規矩。
但你還偏偏不能不答應,漕糧歉收是事實,沒糧食你還能變出來麼。
老江湖就是老江湖!朝廷上的江湖可比江湖中的爭鬥要犀利狠辣的多。
黃總督這一招打的李達猝不及防,之前通漕皇旨營造的聲勢削弱了八成。
李達沉默了片刻,決定動用自己的殺手鐧,他也不管黃總督的問話,給了門外人一個眼『色』,沒過片刻,一個走路別具一格的老倌兒站在大門口,雙手貼腹,兩條腿像是玩蹺蹺板,一步又一步走到了總督面前。
黃總督表情也一點一滴的僵硬起來,緩緩站起身來,沉聲道:“曹尚書?”
“丁憂期
《導數大題及答案解析50道》 第五十一章 官對官 民鬥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