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6章:收留孔子附贈的“大禮包” (第1/2頁)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理說,趙氏、魏氏和韓氏在內戰中折損了那麼多兵力,智氏則是幾乎沒有什麼損失,智躒不應該那麼慫的。

比較現實的是,智躒本身的性格就是強硬不起來,再來就是考慮到下一代智氏之主智申也是一個性格軟弱的人,導致智氏需要做的是蟄伏,不能輕易跟風頭正盛的趙氏正面硬剛。

憋屈肯定是憋屈,現實也是現實,對智氏一眾族人以及家臣有一絲安慰的是還有智瑤值得期待。

“李耳有一言甚妙,道‘天欲其亡,必讓其狂’此言。”智躒召集了智氏的主要族人和家臣,開會來穩定內部。

什麼?那一句“天欲其亡,必讓其狂”竟然是老子說的?

以前可能不是,有了穿越者智瑤的這個版本,那一句話確確實實是老子親口講的。

老子還在“黃父”,迷戀上了研究自然萬物,對於“道”的理論有了雛形。

如果老子能在“黃父”創下鴻篇鉅著,他名留青史是必然,少不了記上屬於老智家的一筆。

比較可惜的是,老子不知道是感悟了什麼,請人代為向智氏辭別,帶上自己的隨從回去故居(楚國)了。

這一次,老子是真的走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再次來到智氏作客。

智躒沒有特別點名,聽得懂的人則是清楚在內涵趙鞅,一切只因為內戰稍微告一段落之後,趙鞅變得越來越囂張跋扈了。

“君上給予中軍佐諸多殊榮加身,為何?”輔果問道。

現在沒有“加九錫,冕十旒”這麼一套,只是覲見一國之君還是應該入朝需趨和贊拜報名。

當前的貴族幾乎劍不離身,入室脫掉步履是基本理解,所以“劍履上殿”不算什麼殊榮。

輔果提到的是國君特別讓趙鞅獲得“面見不趨”和“贊拜不名”的特權,近一步增加了屬於趙氏的威風。

智躒皺眉看了一眼輔果,答是不可能去答的。

小宗之主而已,以前做的一些事情不追究,怎麼還能這麼跳呢?

輔果乾脆自問自答,說道:“便是主所言,天欲其亡,必讓其狂。”

這一下智躒更不開心了。

雖說在場的不是智氏核心族人,便是信得過的家臣,沒見一家之主只是隱晦在提嗎?指名道姓是怎麼一回事啊!

今天智躒除了要穩一穩眾人的心態之外,他還要對接下來家族做什麼進行安排。

還是那一句話,智氏需要蟄伏,但是不代表就什麼都不幹,對外保持低調是一種策略,內部的發展非但不能落下還要精心計劃以及實施。

“你等子嗣過六歲需召,遣至瑤處。”智躒說道。

一句話讓好多人直接愣住。

行冠禮之後差不多也就結婚了,他們之中誰還沒有幾個兒子,便是有孫子的人也不少。

智徐吾首先想到了什麼,問道:“主,可是往‘黃父’?”

關於智瑤有一批學伴的事情,以前或許沒有多少人留意到,一直在智瑤有所表現之後,尤其是上一次家族內部進行清洗,好多突然冒出來的人接替了清空的職位,想再不讓他們留意都難。

他們發現那一批人之中還是有熟悉的小夥子,可能是來自族中不被重視的族人,也能是家臣或“士”、“徒”的孩子,消失一段時間之後再出現,一個個竟是掌握了連長輩都吃驚的知識,並且還能就實利用。

有了智徐吾的提示,一些本以為是要讓子嗣當“質子”一類的人反應過來,趕忙答應下來,內心裡也是充滿了期待。

“主,可有限數?”有族人問道。

這一下倒是讓智躒愣住,心想:“對啊,瑤沒有說人數。”

老智家的族人和家臣肯定不希望有人數限制,巴不得自己的後代都能夠有學習的機會。

而智瑤其實就是讓老智家提前進入到有私塾能上的時代,別看只是這麼一個小小舉動,一下子直接“快進”了六七百年,乃至於是一千五百多年啊!

家族的私塾接納普通族人就讀,歷史上要到西漢時期;大肆接納非族人入學則是要到北宋時期才成為常態了。

“初始版的《道德經》嗎?”智瑤沒有參與家族會議,手裡拿著老子走前留下的未完成著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聽過沒有?

智瑤手裡就有老子親筆書寫的《道德經》,並且還是未完整版!

這一份“草稿”要是能妥善保管留存到現代的話,怎麼都能算是

《我在春秋遇見的人和神在哪看》 第36章:收留孔子附贈的“大禮包”(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