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轉折(上) (第1/2頁)
柺子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帳內,數十名將領齊聚一堂,商討軍機要事。
左側上方首位,坐著一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下巴處修著長長的鬍鬚,儀表堂堂,頗有一股儒雅氣質,此人正是黃百川。
黃百川出身河南袁州,其人自幼聰慧,熟讀五經,尤其喜愛軍事,其曾祖父當過一州刺史的高官,其祖父也是位至一州司馬,可惜到了他父親那一輩,家道中落,開始衰敗。
黃百川本人雖然聰慧,但是在科舉的這條路上,卻是極為的不順利,十五歲考中秀才,十六歲舉人,如此年紀輕輕,便是能夠取得這般成就,在整個袁州都是不多見的,黃百川也是有過雄心壯志,出將入相,修身齊家平天下。
可惜願望往往是美好的,而現實卻是極為殘酷。
黃百川自十六歲考取舉人之後,便一直停步不前,屢次上京殿試,卻是屢次不中,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曾經的雄心壯志,曾經的美好願望,在漫長的歲月蹉跎之中,被磨滅殆盡,面對鄉鄰鄉親的嘲笑與異樣眼光,生活一天天的窘迫,黃百川絕望了,也沉淪了,整日以酒醉幾,麻木不仁。
直至....白巾軍之『亂』的爆發,終於是給了黃百川一個重生的機會。
白巾軍領袖劉志恆,手下有八大金剛,個個能征善戰,勇武過人,其中有一人叫做王歡,與黃百川是同鄉,兩人年紀相仿,平日裡有些交情,此人向來敬佩黃百川的才智與為人,於是在劉志恆面前數次力薦黃百川,最終,劉志恆召見黃百川,兩人一番談論,劉志恆震驚黃百川的才華與見識,當即對其重用,引為心腹謀臣。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白巾軍的壯大,黃百川與劉志恆就戰略目標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劉志恆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滅亡晉朝,在建新王朝,平財富,建立新的秩序,讓天下百姓有食可吃,有衣可穿,有地可種。
而黃百川的想法則是恰恰相反,認為晉朝不可滅,白巾軍雖然破得人心,有廣大百姓為基礎,但不得天下士人士族的支援,頭重腳輕,沒有根基,根本就成不了帝王霸業,最後的辦法,就是效法各大藩鎮的做法,與朝廷達成妥協,表面歸順,暗裡割地自立,偏霸一方。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幾次爭吵,劉志恆最終把黃百川調離了身邊,鎮守地方,直至....黃百川私自與朝廷達成了協議,以最激烈的手段,結束了劉志恆雖然短暫,卻也極為壯烈的一生。
黃百川的野心其實並不大,對於鄭澤等人共分江南的計劃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只想有一塊穩定的地盤,做自己的土皇帝,可惜自從投降朝廷之後,被封到了蔡州,蔡州雖然地廣,卻人稀貧窮,根本養不活他手下的五萬大軍,五年的時間,黃百川嚴厲控制,依舊有大量計程車兵逃亡,曾經的五萬大軍,到了現在,只剩下三萬餘人,所以當鄭澤等人找上黃百川,黃百川幾番猶豫,又在心腹謀士的勸說下,最終選擇了參與進來。
但是現在,黃百川有些後悔了。
最上方,劉湘與鄭澤兩人站在那裡交談甚歡,黃百川眼角掃了他們一眼,眼中閃過不屑之『色』,在黃百川看來,幾天前在平湖縣城的那個夜晚,那麼好的機會,完全可以趁著黃詬等人防備不急,把他們全部就地消滅,然後從郢州快速進軍,與楊烈成合兵一處,強攻洪州,在朝廷反應不及,調動兵馬前來解圍之前,解決所有事情,再好不過。
可是鄭澤與劉湘他們呢?
做大事而謀自身,太過看重那些虛名,拖泥帶水,一個簡單的事情,非要搞的那麼複雜與細緻,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下哪裡會有完美無缺的計劃?
現在看似黃詬被困在這裡,進退不得,糧草不濟,情況非常不樂觀,但實際情況是,兩軍對持,兵力相當,誰也吃不了誰。
鄭澤等人的想法很好,既然已經成功的把趙柏安從洪州引了出來,那就避而不戰,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就把黃詬的五萬大軍死死的牽制在這裡,動彈不得,坐等楊烈城率軍攻下洪州,在做打算。
“百川兄,在想什麼呢,如此出神?”
鄭澤看向黃百川,見他低頭沉思,於是笑著出聲問道。
黃百川從沉思中醒來,默默說道:“我們五萬大軍全部聚集在這裡乾等著,也不是個事,若是隻用牽制黃詬,不需要這麼多人,不如由我領兩萬士兵經郢州前往洪州,支援楊烈成攻打梁城可好?”
鄭澤笑著說道:“何必費那個事?梁城只有八千守軍,而楊烈成手中卻有近三萬大軍,數倍於對方,攻下城池,絕對不
《混在帝國當王爺起點中文網》 第四十章 轉折(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