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7章 科舉考試! (第1/3頁)

鷹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大明王朝的日益強盛,朱元璋深感選拔人才的重要性。

為了廣納賢才,他決定舉行大明第一屆科舉考試,以此作為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

這一訊息在朝廷內外迅速傳開,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熱議。

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朕決定舉行大明第一屆科舉考試,以此選拔天下英才,為國效力。諸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為主考官?”

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大臣們交頭接耳,紛紛討論著合適的人選。

這時,丞相李善長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道:

“陛下,微臣認為,禮部侍郎胡惟庸大人學識淵博,品行高潔,且對科舉制度頗為熟悉,可擔此重任。”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轉向胡惟庸,似乎在考量他的能力。

胡惟庸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微臣才疏學淺,恐難以勝任此等重任。但若能為國選材,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然而,就在這時,御史中丞劉伯溫卻突然站了出來,他目光銳利,語氣堅定地說道:

“陛下,微臣認為胡惟庸大人雖學識不錯,但近年來其行事作風頗受爭議,若由他擔任主考官,恐難以服眾。微臣推薦翰林學士宋濂大人擔任此職。宋大人學識淵博,品德高尚,且一直秉持公正無私的原則,實為最佳人選。”

胡惟庸聞言,臉色微變,他沒想到劉伯溫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他。

但他很快鎮定下來,反駁道:“劉大人此言差矣。微臣雖偶有失誤,但一直盡心盡力為國效力。而宋大人雖學識淵博,但近年來已鮮少參與朝政,對科舉制度恐已生疏。”

劉伯溫冷哼一聲,毫不退讓:“胡大人此言更是荒謬。宋大人雖鮮少參與朝政,但那是因為他一直在潛心研究學問,以期能更好地為國效力。而科舉考試,本就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宋大人對此定有獨到見解。至於胡大人所謂的‘偶有失誤’,微臣倒是覺得,這正是需要主考官來嚴格把關的地方。”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站隊,支援各自的人選。一時間,朝堂之上劍拔弩張,氣氛緊張至極。

朱元璋見狀,眉頭緊鎖,他深知此時不能任由大臣們爭吵下去。

於是,他輕輕咳嗽一聲,打斷了大臣們的爭吵:

“諸位愛卿,不必再爭。科舉考試乃是國家大事,主考官的人選必須慎重考慮。朕覺得,胡惟庸和宋濂兩位大人各有千秋,難以抉擇。不如這樣,朕再推薦一人,與兩位大人共同擔任主考官,如何?”

大臣們聞言,紛紛安靜下來,等待著朱元璋的推薦。

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

“朕推薦太子朱標為監考官,與胡惟庸、宋濂兩位大人共同主持此次科舉考試。

太子年輕有為,且一直深受朕的教導,對朝政頗為熟悉。有他坐鎮,朕相信此次科舉考試定能順利進行。”

大臣們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太子朱標作為儲君,其地位和威望自然不容小覷。

有他擔任監考官,確實能夠增加科舉考試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然而,胡惟庸和劉伯溫卻各懷心思。

惟庸心中暗喜,覺得太子朱標作為監考官,自己作為實際主持考試的主考官之一,地位依然穩固。

而劉伯溫則微微皺眉,他深知太子朱標雖然年輕有為,但對朝政的熟悉程度畢竟有限,擔心他難以勝任監考官的職責。

不過,既然朱元璋已經做出決定,大臣們也只能遵從。

於是,科舉考試的籌備工作正式開始。

胡惟庸、宋濂和太子朱標三人作為主考官和監考官,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考試事宜。

在籌備過程中,胡惟庸和劉伯溫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

胡惟庸認為劉伯溫一直在暗中阻撓他的計劃,而劉伯溫則覺得胡惟庸行事過於專斷,不尊重其他大臣的意見。

兩人之間的爭吵和摩擦不斷,使得科舉考試的籌備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然而,就在這時,太子朱標卻展現出了出色的協調能力和領導力。

他耐心地聽取了胡惟庸和劉伯溫的意見,然後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他建議科舉考試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想離婚平分財產》 第47章 科舉考試!(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