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章 搏百家之長、成一人之道 (第1/2頁)

懶人zer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當初為什麼想要修行?”

被裴文德這麼一問,靈祐禪師明顯愣了一下。

“其實我最初只是想給家裡減輕點負擔,所以才在杭州龍興寺受戒出家的。”

這個理由很真實,也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國情。

有官方度牒的和尚不僅可以吃皇糧,而且名下還能夠有很少交稅、甚至不用交稅的田產。

所以有很多中產之家為了逃避繁雜的賦稅徭役,通常會把自家孩子送去當和尚,或是把自己名下的田產掛靠在寺廟名下。

反正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多一個身份就多一條出路,那些子嗣較多的家庭在這點上可以說是想的很開了。

只是,靈祐禪師終究和那些單純混個身份的“出家之人”不同。

他在出家的這段日子裡是真的在研習佛經、學習佛典,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間發現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在龍興寺修行的那段日子裡,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難道我這一輩子都要被困在一間小小的寺廟裡,過著能夠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嗎?”

“我不想這樣,我想見識一下更廣闊的世界,我想活得比任何人都要久、見識更多我從未見過的東西。”

“這就是我入道的契機,亦是我長久以來修行的動力。”

靈祐禪師毫無保留的訴說著自己曾經入道的契機,就像他師父曾經講述自己入道的契機一樣。

“等等,我怎麼聽著好像又有些不太對勁呢?”

在認真聽完靈祐禪師的講話之後,裴文德忽然意識到自家師父這一脈好像和自己想象中佛家有所不同。

不說和正統主流的嫡脈禪宗相比,就算是某些密宗分支,在理念上似乎也沒有自家這一脈那麼的……隨意?

“師父,你不是說咱們是天竺密修的苦行僧一脈嗎?”

“但我怎麼感覺你說的這些東西有點像道家的思想?”

“特別是追求長生這一點,這不是典型的道家思想嗎?”

哪怕就是從未接觸過任何正經道教門派的裴文德都知道,“長生久視”是絕大多數道家修士的理念。

和佛家提倡的“普度眾生、輪迴轉世”根本沒有一丁點的相似之處。

“所以我才說我這一身本領‘絕大多數’來自於苦行僧一脈,而非‘全部’。”

“事實上真要算的話,為師這一生所學極雜,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算哪個宗派分支。”

“不過要說到對為師影響最大的,當屬洪州百丈山的懷海禪師。”

說到這裡的時候,靈祐禪師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後才繼續平靜的說道。

“更何況道家、佛家、甚至儒家,只要對吾輩的修行有利,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嗎?”

最初的密修苦行僧肯定沒有“長生久視”的概念。

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來生和業報,並不奢望此身長壽。

可在傳入中原這麼久之後,當初的那群密修苦行僧早就死的差不多。

流傳下來的修行之法經過數代衍變,自然也就融入了一些道家、儒家、陰陽家、甚至法墨雜家的思想。

這是自然規律的演變,是任何一位有野心的後進者的必經之路。

搏百家之長、成一人之道,方是一位真正的入道者該做的、能做的、也是必做的事情。

“任何事物都是在變動的,我們的修行之法自然也是如此……”

“前輩無法抵達的‘終點’,才是吾輩後繼者將要攀登的‘’。”

靈祐禪師平淡的語氣中充斥著裴文德從未見過的狂傲、自負,那骨瘦嶙峋的身體在這一刻也彷彿高大了起來。

這似曾相識的一幕,令裴文德不由得想起了目蓮寺時的慧寂,那時候辟易群魔的慧寂似乎也有著某種相似的狂傲。

“看來你會收我和大師兄當徒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明明是一番在正常人看來大逆不道的話,在靈祐禪師嘴裡卻好像只是一種稀鬆平常的現象一樣,這也就難怪裴文德這麼吐槽自己的師父了。

比起靈魂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裴文德,靈祐禪師現在的表現才更像是一個真正的“穿越者”。

再聯想到大師兄那經常性的口出狂言,裴文德驟然驚覺,自己這一脈的狂傲與自負似乎是一脈相承的?

……………………………………………………………………………………………………

《青蛇之法海破心魔》 第四章 搏百家之長、成一人之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