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人生 (第1/2頁)
江郎有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臺下眾人懵懂的表情中,林麥冬轉身,在身後的黑板上寫下劇本的名字——
《僱傭人生》
丟掉粉筆,林麥冬重新面向眾人,突然問道:“你們是什麼?”
“?”
大部分人不明所以。
只有一些腦筋靈活的,看到劇本名字,又聽到林麥冬的詢問,隱隱有些預感,遲疑答道:“大學生?”
林麥冬循聲望去,回答的人是一個相貌平平無奇的女生,他不記得她叫什麼,平時沒什麼接觸,只依稀記得是文學系的。
這點印象,還是因為前幾次他來參加小組討論,對方深厚的理論知識讓他記住了。
如今看來,這人對劇情設計的敏感性也很強。
林麥冬不清楚對方未來有沒有揚名立萬,華國娛樂圈,幕後工作者除了導演,諸如編劇、攝影、美術等,幾乎沒有曝光的機會,即便行內人,如果不實際見面的話,也很難把個人和作品對號入座。
當然,現在她在林麥冬這裡,只是一個好捧哏!
林麥冬衝女生笑了笑:“不,你們都是工具!”
教室內頓時譁然。
無視臺下那一張張臉上的驚訝、錯愕、疑惑、惱火,林麥冬提高了聲音,對著下面指指點點:
“大學生只是好聽的稱呼,事實上對整個社會而言,你們包括我在內,都只是工具而已。”
“導演是指揮的工具,燈光是打燈的工具,攝影是拍攝的工具……”
一個個專業的學生被點了名。
但和之前還會感覺惱火不同,隨著林麥冬不斷說下去,臺下這些打敗許多競爭對手才考入北電的精英,漸漸品出了不同的味道。
臺下隱隱的嘈雜消失了,人群安靜下來,整個教室只有林麥冬的聲音在迴盪:
“……大學生是個標籤,摘掉這個標籤,才能深刻體會這個社會的本質是什麼,不只你們是工具,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任何個體的人都是工具,僱傭他人,服務他人……”
說著,林麥冬走下講臺。
或許他先聲奪人的氣勢太足,大家下意識為他讓出空位,任由他穿過人群,走到教室後方,把婁蒿和顏丹辰拉到講臺上。
然後,看著他又走到角落,把一個廢棄檯燈的燈罩摘了下來,嘩地扣在婁蒿頭上,一縷拉繩垂下。
他又拖著顏丹辰擺出一個平伸雙臂的姿勢,取下挎包,掛在上面。
接著回頭:
“還有誰想來?”
僱傭、工具、人扮做檯燈、衣架……
一系列的行為下來,臺下的人眼睛越來越亮,聽到林麥冬詢問,一隻只胳膊立刻舉了起來。
林麥冬嘴角微不可察地露出一絲微笑。
不枉他這一通故作姿態,這些心高氣傲的傢伙,如果按部就班,正常的對他們念劇本,絕對不會出現現在的效果。
自命不凡的文人就是這樣,都有點賤賤的屬性,你劇本太模糊晦澀,他們看不懂會怒噴。
但若太過直白清晰,讓他們的大腦和思想沒有挑戰性,一樣會被看低。
甚至哪怕中庸一些也沒用,世界上沒有完全無爭議的東西,想要對著一本劇本雞蛋裡挑骨頭,那是真的能挑得出來。
只有這樣遮遮掩掩,讓他們參與進來,才能最大限度的杜絕後面無止盡的問題和扯皮。
《僱傭人生》,前世林麥冬印象極為深刻的短片。
劇情很簡單,或者說,它壓根沒有劇情,包括林麥冬之前做秀時說沒有臺詞,也是真的。
它只是很單調的,平鋪直敘的表現主人公起床、洗漱、上班等一系列日常行為。
不普通的是這個表現的過程中,透過主人公的日常,所展示那個充滿僱傭關係,以人為工具的社會。
鏡子、椅子、桌子、衣架、計程車、紅綠燈、電梯……
所有這些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設施,都是由僱傭的人來做的。
即便在20年後,這樣的設計都充滿新穎感,何況1996年的現在?
在林麥冬指揮下,偌大的教室,很快完成簡單的“佈景”,沒有被選中,圍在四周的組員們,興奮又剋制的看著婁蒿扮演的檯燈,顏丹辰扮演的衣架,王巖扮演的鏡子……
一個平常又詭異的“溫馨小家”,逐漸搭建了起來。
這樣的場景其實不罕見,在場的人雖然都是幕後,卻也去表本班蹭過課——一般是去
《我當導演那些年》 第5章 人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