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五十八章:東南民亂 (第1/2頁)

法大小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自正統年間始,大明朝內部就不是很太平,其集中表現便是正統九年爆發的葉宗留之亂、正統十三年爆發的鄧茂七之亂和正統十四年爆發的黃蕭養之亂。

葉宗留之亂,乃是在正統九年由礦工組織、農民共同參與的一次起義,禍及閩、浙、贛三省,聲勢頗壯。

但在正統十三年時,義軍首領葉宗留便戰死了,整個起義也被壓制了下來,不過正統十四年下半年這場舉國動亂,倒是給了這些殘餘的義軍機會,於是葉宗留曾經的戰友、屬下陶得二、葉希八再次率領著餘部在閩、浙等地折騰起來。

鄧茂七之亂,乃是在正統十三年由十數萬佃農、流民掀起的一場起義,控制八閩、三省震動,也是明朝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不過不久前已經被寧陽候陳懋率軍鎮壓,鄧茂七本人也兵敗身死。但此時鄧茂七之侄鄧伯孫又再次於閩地活躍起來,並與陶得二、葉希八等人相互呼應,一時間也令明廷頗為頭疼。

黃蕭養之亂,乃是在正統十四年由囚徒越獄組織、農民共同參與的一場起義,雖然範圍只限於嶺南地區,但動靜卻不小。

這場動亂本自正統十四年七月便已開始,九月才報到京城,只不過當時明廷正忙於對付瓦剌,自然沒功夫搭理這種事情,此時騰出了手來,自然也不會放過他們。

所以剛剛對付完瓦剌的明廷,馬上又要解決在南方的這三場動亂:閩浙兩地的陶得二、葉希八之亂、鄧伯孫之亂和嶺南地區的黃蕭養之亂。

要放在之前,這種事情自然由皇帝在都督府選人,然後由都督府的將領進行戰事謀劃等等事宜,兵部只需依照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配合行動罷了。

可現在皇帝朱祁鈺看重兵部尚書于謙,同時授予了他極大的權柄,所以由他主事的兵部自然跟著水漲船高,即使是在這種事情上,也有著很大的話語權。

老人精陳懋雖然身掌都督府,但他絕不會以祖製為由去得罪于謙,因此對於于謙的一些越權行為,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更何況皇帝朱祁鈺本就授予了于謙“總督軍務”的職權,但對其界限,卻並沒有進行明確劃分,這到底是有意還是疏忽?陳懋心中自有其判斷。

好在於謙並非擅權之人,對於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他也不會胡亂去做,因此為了解決南方的這幾場民變,于謙專門將陳懋請到宮裡來,向他詢問鄧茂七作亂之事。

儘管于謙比陳懋要小上將近二十歲,但陳懋在於謙面前也不託大,態度一直都客客氣氣的,“於尚書這段日子費心了,不過南方那幫亂民折騰不出什麼浪花來,別看動靜挺足,但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

“寧陽候智謀非凡,對付那些亂民自然是不在話下……”于謙雖然終日都是一副肅穆模樣,但與陳懋這樣能力出眾的朝廷忠臣說話,他臉上還是一直都帶著笑的,“不過據地方報,陶得二他們可把遂昌給打下來了,當地的縣丞、指揮也都被他們給殺了。”

“我猜也是陶得二、葉希八他們鬧得最歡騰……”陳懋眼睛微閉,連說話也顯得慢吞吞的,“其實在我看來,目前最讓人憂慮的,就是浙、閩兩地的陶得二、葉希八這支勢力,因為他們的殘部還有不少人。”

“至於那個閩地的鄧伯孫,於尚書就不用過於擔心了,因為我看奏報說,他一直率部在沙縣的山村附近活動,由此可見,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畢竟鄧茂七部當初已經被我給率軍打殘了。”

“況且那個鄧伯孫現在不過是靠著和陶得二、葉希八等人相互呼應,如果沒有他們的名聲撐著,誰願意跟他在山溝子裡亂轉?”

陳懋這麼一分析,于謙倒是心下稍安:本來覺得挺雜亂的問題,霎時間似乎就有了頭緒,這個老頭果然是個有本事的!

因此于謙一邊點頭讚許,一邊繼續追問道,“那嶺南的黃蕭養呢?他目前和陶得二等人可沒有聯絡……”

“黃蕭養嘛……幾個暴徒,加上一堆生活沒著落的流民……”陳懋將手指點在桌子上,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聽說他們圍了廣州城好幾個月,結果也沒有打下來,由此可見其戰力……”

“嗯,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于謙眉頭緊皺,腦子裡也跟著思索起了對策,“既然跟著黃蕭養造反的都是生活沒著落的流民,那他們的戰意肯定是不強的……”

“更何況嶺南地區山高水險,不宜用兵……我意,不如派個得力的官員過去招撫,若給那些亂民一條出路,想必他們也不願幹這樁玩命的事兒。”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寫下一首千古絕唱》 第一百五十八章:東南民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