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平安符 (第1/3頁)
夏夜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名醫者在廟會中穿梭。
醫者姓鄺,在城南某醫館當藥師。
鄺藥師略過向他賣枇杷的漢子,撈起差點栽倒在地的孩童。那孩童的阿孃腳步匆匆地趕來,道了謝之後把不省心的娃子拎走。
鄺藥師便繼續向前。
好不容易人頭攢動的集市中擠出來,他走到了一處長滿楓櫧樹的路口。
由此路而去,能很快地走到城南門,算是個捷徑。
廟會嘛,踩高蹺的,變戲法的,吹糖人的,賣雜貨的……節場熱鬧什麼都有。
這條路倒不大尋常。
鄺藥師一路行來,各色的卜筮小攤,巫醫神藥,甚至有一道士在路邊喝酒。
怎麼,這人邊算卦邊喝酒嗎?
鄺藥師暗自嘀咕,莫不是年節下哪家戲班排了新戲,時興起了瘋癲道士的角色?
要知道過飲雄黃酒也會中毒的。
看吶,他喝著喝著趴桌上了!
喝酒的掛攤旁邊有個香囊攤子。
鄺藥師的藥局也制佩囊。他們依時令翻看醫書,找出古方調整一二,做點用來驅蟲祛風用的小玩意。
而外邊的香包,要麼是繡娘精工細作,要麼圖一個野趣。
這個攤子賣的……規規整整,沒什麼特別。
尤其是賣香囊的小道士。
鄺藥師多瞄了兩眼,這倆人不招不攬的,有生意嘛?
他搖搖頭,準備快步離去,瞥見旁邊有個繡著仙鶴的幡子。
很有存在感。
鄺藥師心中繞過幾個模糊的念頭。
說不得這是哪家道觀的正經道士……同是做香囊的也算一種緣分……來都來了什麼的。
鄺藥師頓住了腳步。
道袍少年扒著掛攤上的喝酒人,左一句別喝了喝昏頭了,右一句去買點解酒湯。
另一個圓圓臉的看到了他,笑眯眯地開口:“客人來看看我們金斗觀的香囊。”
鄺藥師的目光落在這些香囊上——差點忘記他們還有開光資格。
旁邊的少年仍在扒拉醉酒的人。
“別晃他了,給他喝點水吧。”鄺藥師忍不住說道,再晃下去那道士該當街吐在這兒了。
對面的人看過來,連那個醉酒的也睜著一雙迷濛的眼望著他。
“在下是個藥師。”
圓臉道士杵了杵少年,少年奔出去借水,“多謝客人。”
她一手扶著醉漢,另一隻手跟鄺藥師打招呼,示意他隨意。
鄺藥師取了個香包,用手作扇風狀,聞了聞它的味道。
?
為何什麼味道也沒有?
元黎看著這位客人捏起一枚真正的平安符,眉頭皺成不解的形狀,默默將其放下,帶著疑惑選了另一個。
這回是個普通香包。
“蒼朮、白芷、菖蒲、川芎……”客人顯然是個行家,分辨了一會兒,似是十分滿意,八字鬍也翹了起來,“配得很是不錯。”
他又拿起另一個。
這是什麼?
客人疾速地眨了眨眼睛,又湊近去聞了片刻。
這裡頭竟然還有他不知道的藥草!為何會這樣混在一起?
元黎:她亦不知啊。
背後有人拍了拍鄺藥師,是個同住一坊的鄰居。
鄰居跟他寒暄起來。
“您今兒還出城?”
“有一相熟的病人,就是之前住在橫道上那個……”
“噢,怪道廟會還遇上您。給家裡孩子買玩意呢?”
“是一個道觀的平安符……”他背過身跟鄰居低聲道,“這配囊用藥不錯。”
鄰居本就是出來逛廟會的,現下逛完正預備回家,恰好從此處經過。一聽鄺藥師這話,他心中有了較量,招呼一道出門的妻女挑起香包……平安符。
元黎迎來了一個醫者,三個醫者的鄰居,還有好些個被人群吸引的路人,生意很快好了起來。
元天霸端水回來時,發現他們的小攤子已經被圍住了,眾人正在挑挑揀揀。
本來在一眾和尚和老道之間,他倆這類女冠和小道士的搭配就很是特別。
逐漸地,二人的攤子一度變成這一片被人問津最多的熱門景點,連帶著隔壁剛剛清醒的鬍子道友,掛攤前也排起了小隊。
五彩繩售罄了,香包賣出了七七八八。
人潮已過,二人打定主意,再
《開局聊齋答題15年》 16. 平安符(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