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部分 (第1/4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明知道去東宮也很難救人,還顛顛的跑去,這不是有病嗎?明明知道結果,還試圖去幹涉,這哪像一個需要明哲保身的人。失敗啊!

給李世民上課,連番激怒李世民。想一想李泰就後怕,怎麼就這麼魯莽?慶幸李世民心胸寬大,不然一刀剁了自己都沒地方喊冤去。

越想越感覺失敗,本想給李世民留下個好印象,結果被自己弄砸鍋了,本想親近李世民,找到一把能夠遮風避雨的大傘。這下好,傘是放在那裡,傘骨卻叫自己給折了,別說以後遮風避雨了,說不定哪天這把傘會狠抽自己一頓。?!

李泰想起來那句“古語”,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說的太正確了,此刻李泰特別敬佩一千年後的張廷玉,一身生謹慎奉行“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看來以後還是要低調低調再低調的過日子,少出風頭,安穩度日,李泰開始為以後的行為定下準則。

不過知易行難,這個有點熱血,有點善良,有點執拗的李泰是否能記住今天的考慮就不得而知了。在價值觀沒有被同化之前,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死不悔改。

李世民以前每隔三五天就會來到小院看看李泰,雖然是來去匆匆,畢竟也表示沒有忘記李泰。如今,自從宏義宮大殿李泰一頓冷嘲熱諷之後,就再也沒和李世民見過面。李泰認為這是徹底惹惱了李世民,估計以後沒有好果子吃了,面對將要到來的黯淡的生活,李泰心底在痛苦的呻吟。

其實李泰想差了,李世民是暴跳如雷,十分憤怒。是憤怒而不是憤恨,李世民的心胸還是能容得下李泰“胡言亂語“的,沒見當時長孫氏都沒勸阻嗎?若是真的會讓李世民記恨,蘭心蕙質的長孫氏怎麼可能容李泰把話說完。(看章節請到wWW。XS55。cOm)李泰對李世民的瞭解也不過是史書上那點記載,不可能比得上和李世民相處十多年的長孫氏。

李世民雖然生氣,但對李泰的那番話還是聽進去一些,在憤怒過後,甚至有點欣賞李泰,當然不是欣賞李泰的“胡言亂語”,而是欣賞李泰在小小年紀就能有自己一番心得。作為父親看見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即便父子之間不能達到統一,也仍然是高興的。

長時間沒來李泰小院,一方面是拉不下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經歷了玄武門事變之後,朝臣們在惶惶不安,李世民必須耗費精力安撫朝臣,沒有時間顧及私事。

此時李泰的忐忑不安,不過是過分否定自己後的患得患失。

思緒紛飛中李泰想到了長孫氏提及的門閥氏族,由於對現在的門閥不熟悉,李泰出言對身邊眾人問道:“你們誰知道我們大唐有哪些士族名望比較高啊?”

蕙蘭低頭沉思了半響才回答道:“殿下,若說士族那就太多了,只是從名望高低來說,北方山東有王、崔、盧、李、鄭五姓,其中以崔氏為第一。關中也有韋、裴、薛、楊、杜等士族……”

蕙蘭說的很詳細,有條有理的曼聲述說。李泰很是奇怪,問道:“你怎麼對士族門閥這樣瞭解?按說你普通良家女不應該瞭解的如此詳盡啊?”

苦苦的一笑,蕙蘭惆悵的答道:“兩年前未進宮時我們本姓裴,勉強也算是關中裴氏偏支。小時候總聽家人說起,也就記了一些。”

“當朝尚書僕射裴寂還是我們族人呢!”墨蘭興奮的插話道,隨之又是黯然的嘟囔:“可惜,我們認識他,他卻不認我們。也是白白惦記。”

李泰看著悵悵的墨蘭感到好笑,她知道裴寂是大官,卻忘記了自己好歹也是個王爺。李泰對墨蘭逗趣道:“那你們怎麼進宮了,沒有去找裴尚書呢?”

蕙蘭怕妹妹說出犯禁的話,急忙答道:“家母早亡,家父去世後,庶母就在採選的時候為我們報了名。”

聽著蕙蘭語焉不詳的搪塞,李泰也不想讓她們說出難言之隱。長孫氏為李泰選出來的身邊人,當然是身家清白,不可能對李泰懷有惡意。也就主動叉開話題,不再刨根問底。

繼續聽著蕙蘭對於士族門閥的講述,李泰才瞭解,現在的大唐與其說是皇族的天下,還不如說是門閥士族的天下。李氏皇族不過是關隴貴族推出來的,若沒有這些士族的支援,李世民什麼事都別想做成。

李世民身邊充滿著士族門閥的影子,朝廷上左僕射裴寂,右僕射蕭瑀,中書令封德彝等等都是關隴貴族出身。李世民的側妃中韋妃,楊妃都是關中貴族出身。就連長孫氏父族在關中都是大姓。

各種姓氏門閥的劃分,相互之間用聯姻結成的關係、輩分,聽的李泰是頭暈腦脹。越聽

《大唐李泰道》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