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中醫關於“藏象”的最完整記載,甚至是唯一的記載。它涉及五臟、六腑、血氣、陰陽、五行、神魄等,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中醫的基本內容,而且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有形態有功能。難怪目前有許多學者都認為,“藏象”是中醫的核心,還有的說它是基礎理論的基礎……反正中醫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一核心建立起來的。
其次,藏象論述的是一個完整的生理系統,包括形態、功能、精神,而且這個系統與解剖生理系統恰好對應,一個無形一個有形。
“藏”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說文解字》釋藏曰:“藏,匿也。”就是隱秘、藏匿的意思,《說文》中再沒有第二個字義……此書的作者許慎,是東漢時期人,與《內經》的成書幾乎在同一時代,故而在中醫裡“藏”讀cang,不讀zang。《黃帝內經》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幾乎都用的是本意,例如:
《素問·六節藏象論》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五味入口,藏於腸胃。”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靈樞·本藏》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素問·調經論》曰:“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
但以上僅僅是字面上的理解,如果從醫學的角度來理解,“藏”字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指“五藏”(心肝脾肺腎,但這裡的五藏絕不是解剖系統的五臟)。所以藏象的核心是五藏,而不是六腑,它是五藏之象也。
那麼什麼又是“象”?
在解釋中醫的“象”以前,我們將視線擴大一些,看一看《易經》中的象。《繫辭》曰:“易者,象也。”有的書中就直接將《易經》稱為“易象”,例如,《左傳·昭公二年》記載說:“見《易象》與《魯春秋》。”這裡的“易象”指的就是《易經》這部書。孔穎達有一個更加確切的解釋,他說:“《易》文推衍爻卦,象物而為之辭……是故謂之《易象》。”現代人將易象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現象、形象的意思。例如,人們在解釋乾卦時就說:乾為天。這類象又可分為有形之象和無形之象兩種。所謂的有形之象,就是有具體所指的象,如天、地、日、月等等。所謂無形之象,這是指那些不能說出形狀的東西,例如風、氣等。
一類是象徵、取象,指卦爻中所象徵、模擬的自然變化和人事兇吉。例如,在說明離上乾下這一卦時,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在說明坤上艮下這一卦時則說:“地中有山,謙。”
“象”其實就是後人對《易經》內容的一種理解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講,“象”的本意應該是:好像是這樣!比如說,當大家理解不了乾坤時,有人就說:乾坤嘛,就好像是天地。也就是說,象實際上是一種比喻的說法,當小學老師教拼音“h”時,就說:你們看它像什麼呢?它像不像一把有靠背的椅子呢?這麼一說,孩子就理解了。所以廣義地來說,“象”就是可以理解的比喻方法。
中醫的“象”不是比喻,而是“藏”的印跡,或者是某種徵兆。小時候我們都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幾個孩子跑著躲起來,一個孩子找。突然,找人的孩子發現前面的矮樹林猛烈晃動,他跑過去一把拽住躲藏的小孩。在這裡,找人孩子並沒有直接看到躲藏的孩子,他看到的只是小樹在動。樹動就是象,是藏者之象。
那麼什麼又是“藏象”呢?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句話誰都能懂,小錯最終會釀成大禍。中醫理論幾千年無人能融會貫通,其實就是由無數的小錯造成的,比如說,現代研究者對藏象一詞的理解就是錯誤的,雖然這個錯誤很小,但類似的錯誤累積起來,最終的結果就是中醫事業的停滯。
唐·王冰注《黃帝內經》時說:“象,謂所見於外,可閱者也。”
《黃帝內經集註》曰:“象者像也,論腑臟之形象,以應天地之陰陽。”
明·吳昆《內經素問吳注》曰:“象,猶天象之象,可見者也。”
明·張介賓《類經·藏象類》曰:“象,象形也。髒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
《內經講義》第一版:“對生活著的人體進行觀察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的叫藏象學”。
《內經選讀》第四版:“所以藏象的含義,就是人體內臟功能活動反映在體表的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推斷內在臟腑的情況。”
《任應秋論醫集·中醫學基礎理論六講》說
《人類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下載》 第1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