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硬歡��衷趺茨芄恢富擁枚��攬�木�櫻炕菩擻�1916年就去世了,孫中山則一輩子也沒有搞清楚軍隊問題,陳炯明作為孫中山的親信將領,竟然發生叛變,而孫中山也竟然沒有鎮壓叛變的能力。至於籌款當然是財政總長的責任,陸軍總長怎麼去籌款?非常時期就有非常時期的奇特想法。中國社會正在走向軍閥化,這是生活的邏輯造成的,但抱著共和主義理想的幼稚的政治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不是這樣嗎?現代的歷史學家常常有人批評黃興用武力威脅南京參議院改變定都北京的決定。這樣的舉動當然是違反民主原理的。但軍隊干預政治,南北都存在,黃興那一點點舉動,不過是對同盟會員而言,並非針對反對派,簡直微不足道。如何消解這樣的局面?這不是後人說一句輕巧的話就可以解決的。南北和談本來就是建立在軍事力量對比的基礎上的,滾瓜爛熟地背誦共和的原理,並不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衝突,在當時來說,就是南北潛在的軍事衝突。解決這樣的衝突,需要集結強大的社會力量。
唐紹儀答應了黃興的要求,同時向袁世凱報告,南方軍隊因為黃興辭職,軍心不穩,所以,已經盡力勸說黃興留任,準備調段祺瑞擔任參謀總長一職。但袁世凱的態度出乎意料地轉趨強硬,覆電表示:“非段祺瑞長陸軍,世凱即辭總統之職。”組閣出現了嚴重的危機。3月28日晚,黃興召集南京將校會議,盡力安撫軍心,希望大家顧全大局,不要再爭,說到深切處竟至聲淚俱下。黃興為人厚道,講究傳統的道德,常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只是埋頭苦幹,不爭權力。但是,他也一生沒有弄明白,他的道德榜樣,為什麼扭轉不了世風日下?毛澤東的詩句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我一直讀不懂,項羽沽了什麼名啦?如果改成“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黃興”,我就可以懂了。不過,毛澤東說的話或許不是我理解的意思。
由於黃興的退讓,組閣問題終於圓滿解決,並獲得了參議院的同意。當然,這屆聯合政府的組成,除了大家贊成共和這一原則之外,並沒有國家大政方針上的政治交易。像我們現在通常看到的西方民主政治那樣,如果一個黨沒有取得議會多數,他可以聯合其他黨派構成議會多數,但不僅在內閣席位上有交易,在具體政策上也有交易。當時,別說袁世凱不懂,梁啟超、孫中山也不懂,更不必說在實踐上貫徹了。這屆內閣就政策層面說是稀裡糊塗地組成了。
1.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3)
內閣各部在各黨派間分配如下:
外交:陸徵祥(無黨派,原駐俄公使)
內務:趙秉鈞(袁世凱派)
陸軍:段祺瑞(袁世凱派)
海軍:劉冠雄(接近袁派,舊官僚)
財政:熊希齡(共和黨,前清立憲派)
教育:蔡元培(同盟會)
司法:王寵惠(同盟會)
農林:宋教仁(同盟會)
工商:陳其美(同盟會,未到任,由王正廷代理,也屬同盟會)
交通:唐紹儀(兼,後由唐侄婿施肇基接任)
這屆內閣從專業的角度講可謂人才濟濟,都是當時中國的精英。總理唐紹儀自不待言,外交陸徵祥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專業外交人才,辛亥革命後通電擁護共和,對駐外使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內務趙秉鈞在北洋辦理警察卓有成效。陸軍段祺瑞為北洋三傑之一,曾赴德國留學軍事,為當時中國傑出的新式軍事人才。海軍劉冠雄,海軍是當時的高科技軍種,但海軍為福建幫壟斷,在政界影響有限。財政熊希齡是前清立憲派的才子,對財政素有研究,與梁啟超關係十分密切,與黃興的關係也很好,黃興曾推薦他擔任南京臨時政府財政總長,但孫中山因為他不是自己人,沒有同意。蔡元培是同盟會中最有學養的人,以翰林的身份參加革命,非常不簡單。王寵惠留學美國,專攻法律,也為一時之選。宋教仁在日本留學期間,專攻政治制度,有總理之才,出任農林,有點屈才。工商陳其美,典當業學徒出身,與上海商界關係密切,上海光復時的領袖,出任滬軍都督要職。但陳其美調中央任職有調虎離山的嫌疑,陳因滬軍欠商界的錢一時無法籌還,未能到京就職,由王正廷代理。這一屆內閣人選,年輕有為,大多受過現代專業訓練,與晚清的皇族內閣有天壤之別。
不過,南方軍隊仍然是一個嚴重問題。中國自從湘淮軍崛起,各軍互不統屬,已經沒有一個能指揮三軍的統帥。甲午中日戰爭,日軍並不是和一個
《假共和之面孔》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