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打還是不打 (第1/3頁)
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流寇大軍於西門外一里多的曠野處停了下來。
他們層次分明,分為了幾大部分。
最前是步卒內的刀盾手,比例約在兩成左右。
他們算是步軍內的精銳了,個個身上帶著濃烈的殺氣,非常擅於短兵相接,突擊肉搏。很多刀盾手身上還揹著標槍袋,簡易的標槍,標準的標槍都有。
再是弓箭手,比例約有三成,個個身上揹負雙插,弓囊掛在鞓帶的左側,箭囊掛在鞓帶的右側。
他們左弓右箭,普遍使用小稍弓,弓力五六力,六七力,只有極少部分的人,使用八力強弓,這些人的箭囊,裝的就是重箭。
弓箭手後面是火器手,比例約在一成。
有人用三眼銃,有人用鳥銃,挑選軍中較好質量的火器彙整合軍。他們扛著鳥銃三眼銃,身上掛滿物什,如鉛子袋,裝在牛角內,或壺內的引藥袋。
還有火藥帶,若後世斜背的子彈帶一樣,上面一個個銅管或竹管,每一管恰好裝滿一銃之藥,當年戚家軍留下的定裝思維,此時大明各地普遍用之。
他們個個銃上纏著火繩,腰間插著火摺子,有人還持四眼銃,翼虎銃之類的火器。
最後是長矛手,比例約在四成。
他們當中一些人持大棒、钂鈀、鉤鐮槍等,算是長矛兵當中的精銳。
這些矛兵精銳基本都曾是官兵。
幾個兵種中,弓箭手,火器手都是技術活,用刀盾也不容易,已經越來越被投降官兵佔據位置。屍山血海中淘汰出來的流民青壯,大多數成為長矛手,部分為刀盾手。
少量原來獵戶什麼,成為弓箭手。
但從初到現在,流寇中的骨幹戰力,還是原來的“邊賊”,現在的投降官兵。
流寇成長到現在,步營基本也是打仗的主力,驅趕饑民,一般也是由他們來。
李過、袁宗第、王龍三人合兵前來報復,共有步卒四千,兵種比例,就是刀盾手八百,弓箭手一千二,火器手四百,長矛手一千六,他們還分兩部分,闖營麾下,曹營麾下。
此時流寇步卒列陣在前。
他們後方是馬兵,這些算是騎馬精銳步兵,他們各種兵器都有,個個馬術嫻熟,但基本不能在馬上奔騰劈斬,亦不能在馬上騎射,作戰時還是要下馬。
他們人數有一千,仍紅衣藍衣明顯,闖營曹營兩個陣營匯成。
最後是精騎驍騎,馬術嫻熟不說,個個能在馬上奔騰劈斬,有些人還會騎射。
這些人是流寇營中精銳的精銳,老營的典型,一般到現在,他們也難得作戰,只呼嘯著策馬四出,到處偵察,或攔截可能從兩翼後方突來的敵方人馬。
眾馬兵後方,還有大量的廝養與饑民聚著。
他們來來往往,肩挑背扛,將大量的泥擔土袋堆積,準備著衝鋒填壕。
還有一些鍋灶架著,燒著飯,烙著餅。
山川社稷壇,“闖、羅、李”等大旗將旗飄揚,數百身披棉甲,鑲鐵棉甲的精騎環繞,他們精騎驍騎共一千,此時只約二三百騎聚在這邊,餘者分為多股,縱馬四出。
壇上,李過、袁宗第、王龍等賊將正在商議戰術,兵力如何安排攻打。
“有口子可以衝進去,矮牆兩端的城牆壕溝就不用填,但他們矮牆前的壕溝要填上,不然兄弟們兵力施展不開。”
“填壕,就讓那些饑民上,刀盾手、弓箭手、火器手掩在後面。”
“某看那矮牆長二百步,不是很寬,人多了擠不下。五千饑民,就分五波,每波一千人,鼓聲未止,不得後退,敢退的都殺了。頭三波可試著沖沖缺口,衝不進也不急,待壕溝填上再說。”
“後兩波主攻缺口,從填好的壕溝湧入,一人多高的牆,衝跳下就進了。”
“謝兄弟,你來指揮攻打正面,給你這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張兄弟,你來打右翼,李兄弟,你打左翼……”
戰術主要袁宗第在安排,他是劇賊,更是老狐狸,戰場經驗豐富之極,各類佈置信手拈來,讓旁邊的李過,王龍等人沒有任何話說。
在袁宗第的安排中,他讓謝君友指揮攻打土牆正面,戴罪立功自贖。
謝君友跟隨他久了,歷史上很快還會是他前營的左果毅將軍,袁宗第自然要給他這個機會。
袁宗第又讓張能攻打右翼,張能算是李過兄弟麾下大將,不久後也會是後營的左果毅將軍,也需給他這個立戰功的機會。
《續南明小說免費聽》 第209章 打還是不打(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