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5章 河下鎮 (第1/5頁)

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月,剛下了一場雨,草木清幽,運河邊一片白霧茫茫。

現在是梅雨季節,有時陽光猛烈,有時突然又下大雨。

運河邊佈滿密密的舟船,沿著碼頭周邊,又是鱗次櫛比的房屋。一大早,沿著運河一線,又熱鬧異常起來。一輛馬車從淮安新城西門“覽運門”出來,踏過地上的水漬,駛向關廂處的河下鎮。

這是淮安有名的大鎮,因鹽商聚居,又供應諸多造船原料緣故,這片位新城之西,聯城西北,屬古北辰鎮地的一部分,早在明中葉便商船盤駁,帆橫雲集,與板閘鎮、清江鎮一樣並列為淮安三大鎮之一。

街道蜿蜒,青石條鋪就的街面溼潤而清新,雖天剛矇矇亮,然這河下鎮的“湖嘴大街”已是人來人往,人語雜沓。因下過雨的緣故,很多出行人還穿著木屐或靴殼子,防水防滑,咔咔的聲響。

“譁——”馬車軲轆而行,駛過一灘積水,濺起了一大片水花。本鎮處運河之邊,地勢卑下,雖河渠眾多,又有管家湖、蕭湖諸湖泊,但每有雨,積水仍免不了。

竹簾半卷,車輛低調奢華,車旁有著攜帶弓箭長刀的長隨護衛,還有騎著馬的管事跟隨。

王瓊娥看了外間一眼,又將目光投向手中的帳本。此時她挽了髮髻,別了玉簪,頭花與耳墜一樣是玉質,一身素雅的半臂,優雅幹練中就帶著睿智,還有絲絲嫵媚。

以身材而言,王瓊娥一米六五的身高在後世都算高挑,打扮氣質更類精英女性的代表。此時她舒服的斜倚著,曲線玲瓏,就掩飾不住胸前的波濤洶湧。

她緩緩翻看帳冊,眼神中流露著絲絲精明,不時若有所思,就有一種難言的韻味魅力。

良久,王瓊娥放下帳冊,對外間皺眉道:“黃叔,供給楊相公的蘇鋼,就只有這些了麼?”

聽她悅耳又富有磁音的聲音,馬車旁騎馬伴行的黃叔黃文遠回道:“回小姐,眼下世道不好,蘇州商會那邊,已經是看在我們王家,閻家的面上,才給我們供了幾次貨。換成別家,想買這種好鋼,那都買不到了。”

王瓊娥輕嘆了口氣,蘇鋼生產不易,成品需要不斷的鍛打,反覆多次灌煉,最終才可獲得一些上好的鋼條鋼錠。

而這種鋼材名為“蘇鋼”,其實產地卻是在蕪湖,因蘇州工匠始創得名,屬於一種灌鋼,算此時代品質較好的高碳鋼。

蘇鋼大興後,掌控權仍然在蘇州人手裡,這事不奇怪,就算在後世,生產地沒有商品定價權,那都是非常普遍的事。

王瓊娥得到訊息,最近長江兩岸因匪賊眾多,道路不靖,加上蘇會那邊有意惜售,恐怕以後轉運蘇鋼,那會越來越難。

只是這樣一來……

王瓊娥工作沉思時,貼身丫鬟王鈿兒一直乖巧在旁不語,此時偷了空,就給王瓊娥倒了一杯嚇煞人香。

王瓊娥輕啜一口,撲鼻的清香讓她精神一振,看盞中茶葉捲曲似螺,茶水淡綠,她輕聲道:“不能誤了楊相公的事,得想想法子。”

車輪軲轆,馬車繼續向前。

王瓊娥去的方向卻是她婆家閻府,一所位於竹巷街的大宅子。

河下鎮雖是彈丸之地,然明中葉管理鹽業的淮北分司署駐於此後,本鎮為淮北鹽斤必經之所,商人環居萃處,河下鎮迅速成為有名大鎮。這裡有街巷一百餘條,橋樑四十餘座,大的園林一百多處,還名人輩出。如吳承恩就出生在這裡,嘉靖年間抗倭狀元沈坤同樣出生在這裡。還有進士,舉人,榜眼,探花等一百多人。

因鹽運緣故,大量鹽商富商聚集,本地市面非常繁華,從高空遠遠望去,這片東西廣約五六里,南北袤約二三里的市鎮,唯見數不清的富商豪宅,鹽商的園林甲第連雲。

王瓊娥婆家閻府雖在竹巷街有大宅子,幾進幾齣,但在富豪雲集的河下鎮卻又不算什麼。

一路穿街過巷跨橋,不久,馬車從湖嘴大街轉入竹巷街。

本街氣派非常,青石板街巷兩側盡是畫閣蟬聯,園亭相望的大院園林,盡數大戶富商居所。僅有一寒門,茅屋卑陋,雜居貧民,富商嫌其有礙觀瞻,在強購不成後,眾商就拿出錢來,幫其臨街處築了一座高門樓。精美是精美了,卻被當地人戲稱為“假大門”,也使本街顯示出一種暴發戶的氣息。

自認有身份的文人,其實並不願意居住在這裡,河下鎮真正的文人園林,多集中在湖嘴大街、蕭湖、羅家橋向西等位置。

王瓊娥從孃家回來,她老家在淮安舊城山陽縣署文渠邊,論宅院富麗不如婆家一些,但在

《續南明小說免費聽》 第285章 河下鎮(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