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8. 第 18 章 (第1/3頁)

老樹青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朕和攝政王沒有關係》最快更新 [aishu55.cc]

霍燼手中拿著奏摺,輕抬眼皮,眸光透著涼意,靜靜的盯著蕭錦年看。

蕭錦年覺出霍燼情緒不對,連忙低頭,只留一個腦袋頂給霍燼。心中奇怪霍燼好像是不高興,難道是因為他不喜歡王八?想到這裡,蕭錦年又給否決了,不能夠啊,他畫的圓乎乎的多可愛啊。

肯定是霍燼不懂欣賞。

奏摺上鮮紅的王八十分刺眼,霍燼指尖夾著奏摺,放在桌上朝著蕭錦年方向推去,目光沉沉,“陛下可是對海安府知府的奏摺有何不滿?”

聽著霍燼嚴肅的聲音,蕭錦年沒來由的背脊一緊,今日要是不說出個理由,肯定又要挨罰。

蕭錦年一個頭兩個大,不是這霍燼是什麼意思?他擺爛不行,不擺爛也不行,當個皇帝怎麼這麼累!

在這奏摺上畫王八,也不是心血來潮。海安府現任知府王泗水蕭錦年對這人有印象,在世界線裡出現過。

能在世界線出現的人,那都是能青史留名的,這個名分好名聲和壞名聲。

王泗水就是能青史留名的大貪官。

一朝能出兩個青史留名的大貪官也是不容易,不過孫有謙貪和王泗水的貪又有些不一樣。孫有謙愛財,專挑有錢人,王泗水愛財,專挑老百姓。

海安府臨靠大海,山林眾多,瘴氣環繞,土地匱乏,物產不豐,是有名的貧瘠之地,亦是流放之地。

不過也不是毫無可取,由於靠海,海安府盛產珍珠,珊瑚這些奇珍異寶。品相上乘,從前朝到現在都是被列為貢品,年年都會往朝廷上貢。

流放過去的罪犯,大多也都是被官府安排下水採珠。

流放的人多了,在本地紮根,生兒育女,久而久之從村變成了縣,名喚採珠縣。

世界線裡,王泗水貪汙事發也就是因為採珠縣。

雖說海安府有珍珠產業,可這是要上貢,不僅沒什麼油水,還吃力不討好。萬一今年的珍珠珊瑚沒有上一年的成色好,還會惹得天家怪罪。

加上海安府又是流放之地,很難管理,朝中沒人願意來海安府。

這就是個燙手山芋。

由於其特殊性,朝官在各地任期四年一換,而海安府和其他的幾個流放之地都是三年一換。若是哪年做出點成績,還能再短一年。

王泗水上任第二年,就上了奏摺,說發現採珠縣的老人皆長壽,四處走訪調查,發現老人們常年採珠,接觸到珍珠裡的仙氣,因此得以長壽。於是請封採珠縣為長壽縣。

在古代這個平均年齡四五十的世界,七八十歲那就是長壽的象徵。而這個長壽縣裡老人眾多,平均年齡都在七十,甚至還有一個九十高齡的。

在大瑜,長壽就是祥瑞。

王泗水是世家王家的人,去這些流放之地的官員,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背景,不然根本壓不住下面的人。

經過王家的運作,採珠縣更名為長壽縣。

能站在紫宸殿的官,都是人精。怎麼可能不知道王泗水的奏摺其實就是為了能讓自己任期再少一年。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世家大族們以往也都是這麼幹的。

只有什麼也不知道的小皇帝信以為真。

而一直等到年末,王泗水竟然沒有奏請離任而是續任,奏摺之內言辭懇切,令人動容,儼然就是一個為國分憂不計後果的好臣子。

一直到第二年各府上繳稅款,海安府稅款比往年少了一成,還請求朝廷撥糧。眾人這才想起來大瑜有個規定,七十老者,不僅不用交稅,官府甚至還會每月給長壽老者發放糧食。

能活七十者少之又少,又因分散大瑜各地,因此這項規定形同虛設,也沒什麼人記得。

先祖定下的規矩,沒道理說改就改,區區長壽縣老人,能吃多少糧食?

結果撥了兩年後,朝廷發現,他們快要養不起長壽縣的老人了。

長壽縣之前是採珠縣,海安府雖靠海,可因海運不發達,漁業也就並不發達,走陸運魚半路就死差不多了。因此大部分人都是靠採珠為生,只有珍珠才能拿出去交換糧食。

採珠縣所處的那一片海,貝類產量比其他地方豐富許多,人口基數也就比其他縣要大。

基數大,老人佔比也大。

小小的採珠縣,長壽者竟已過萬人。而採珠縣的稅收卻是少的可憐,因為不僅長壽者不用交稅,十歲以下的孩童亦不用交稅。

稅收少,每

《朕和攝政王沒有關係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18. 第 18 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