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梅竹馬總比那盲嫁啞嫁要好。
至於最後會怎樣,也還要看看少瑾這孩子的意思才是。
關老太太思忖著,朝周少瑾望去。
沔大太太和婆婆想到一塊去了,不約而同地也朝著周少瑾望去。
周初瑾卻時時關注著妹妹,也扭頭看著妹妹。
一時間周少瑾成了眾人矚目的中心。
雖然兩世為人,周少瑾還是不習慣這樣的眾目睽睽。
她一開始略有些不安,但她很快就克服了這種不自在,落落大方地微笑道:“之前只是寒風感冒,吃了周娘子開的兩副藥就好了。正巧郭老夫人來拜訪外祖母,見我在幫外祖母抄經書,隨帶著讓我也幫她老人家抄部經書,倒也沒覺得累!”
“那就好,那就好。”董氏聽著露出一副歡天喜地模樣兒,道,“身體還吃得消就好——我昨天還對董媽媽說給你燉點血燕補補身子呢!”
“不用了。”周少瑾用詞委婉卻語氣堅定地拒絕道,“我小小年紀的,還用不上血燕。”她說著,朝關老太太望去,“還是像外祖母平時教導的,沒事的時候多走走路,一樣能強身健體!”
這話關老太太愛聽,聞言連連點頭,道:“是藥三分毒。小孩家家的,少用些補品,多動動才是正經。”
董氏鬧了個沒趣,笑容有些尷尬地道:“老安人說得對!是我這個做舅母太心痛孩子了——您看少瑾這樣,風大點就要吹走了似的,我每次看到都忍不住給這孩子補補。”
這話不仔細想也就罷了,是仔細一想,豈不是說關老太太和沔大太太都沒有好好照顧她。
周初瑾和周少瑾都不禁暗暗皺了皺眉,周少瑾更是一改從前的沉默,搶在周初瑾前面笑道:“各人的秉性不同而已。您看我,雖然長得瘦,長這麼大卻少有生病的時候。到是汶大舅母,每天補品不斷,卻不是今個病了就是昨個病了。可見這身體好壞與吃什麼喝什麼沒太大的關係,還是要看每個人!”
如果是別人說這話,就頗有些諷刺汶大太太的意思。可她年紀還小,關老太太和沔大太太都不是那種當著晚輩說長輩是非的人,她又一派胸無城府的樣子,只當她不知道五房的事,卻沒有誰會覺得她這是諷刺汶大太太。
周少瑾沒等董氏說話,又道:“我前些日子聽說你在周氏醫館做了二百顆十全大補丸,你近來身體可好些了?”
言下之意,你董氏看著紅光滿面的,也得吃補品。
眾人的目光不由落在董氏略有些豐滿的身上。
董氏臉漲得通紅,想說周初瑾幾句,可抬頭看見她滿面的真誠,只好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嚥了下去,乾笑了兩聲,道:“那大補丸是我給你輅表哥定的,你也知道,你輅表哥六月就要下場,我這是擔心他啊!”說著,長長地嘆著氣。
關老太太、安慰她:“輅哥兒學問好,族學裡那是公認的。他要是都過不了,別人就更沒戲了,你不必太過擔心。”
兩人說起六月的府試來,倒把這一茬給揭過了。
沔大太太卻沒忘記,她衝著周少瑾笑了笑。
周初瑾則悄悄地表揚妹妹:“做得好!你不要忘記了,四房才是我們的至親,就算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卻還輪不到外面的人來指責。”
周少瑾點頭,情不自禁地想著從前。
也不知道自己前世有沒有做出什麼糊塗事來讓外祖母和大舅母,姐姐傷心?
四宜樓在九如巷的中軸線上。最前面是程家的正廳,叫“慎德堂”。除了像除夕、大年初一、接聖旨、子弟金榜提名升遷提擢、有巡撫以上官員親至、長房嫡孫成親等,輕易是不會開啟。“慎德堂”左邊是平時待客的“春澤軒”。“春澤軒”斜對面是個花廳,叫“聞木樨香”,也是待客的地方,不過是接待親朋好友或故舊知己的。再往後,是個翠嶂成山,清流直瀉,綠蘿掩映,花木蔥蘢的小花園。穿過小花園曲折的朱檻長廊,有片芭蕉林,芭蕉林旁的“聽雨軒”是外書房了。
“聽雨軒”向左穿過太湖石假山是“集福堂”,再往前是片花圃,雕欄玉砌的“桐花樓”就在花圃邊,而外院小書房“聽松風處”則在“集福堂”和“桐花樓”的後面,隔著片松樹林。“聽雨軒”右邊出門即是道南北的長廊,叫“四季錦”。向北走一射之東邊地有個月亮門,門後是外院的廚房,聞名遐邇的“程傢俬房菜”就是出自外院的廚房。
再向前走幾步是個如意門,通往內院的“牡丹臺”和“四宜樓”。
二房老祖宗八十大壽
《金陵春男主女主第幾章在一起的》 第2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