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唐文化盛世 (第1/3頁)
我在淄博吃燒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寶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太皇太后郭氏六十大壽,敬宗李湛下旨賜六十以上老者米一石、酒一壺,並舉辦軍球賽事,普天同慶。
太皇太后郭氏,本名郭念雲,大唐汾陽王郭子儀之孫女,代宗的外孫女,駙馬郭曖和昇平公主的女兒,憲宗的貴妃(實際上的皇后),穆宗的母親,敬宗的奶奶,宣宗的祖母,歷史上歷經代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七朝,是中國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太皇太后,也是身份最尊貴的太皇太后。
各藩鎮、世家、大臣感念太皇太后於國有功(她爺爺郭子儀對唐朝有再造之恩)、母儀天下(郭氏非常賢明,穆宗崩,宦官有人為郭太后謀劃稱帝,郭念雲怒斥道:\"我難道去效法武氏嗎?現在太子雖然年幼,但是可以選幾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輔佐他啊,我怎能去做這種事呢?\")紛紛送上賀禮。
太皇太后郭氏以國家危難、國庫空虛為由,將賀禮悉數充入國庫,獨留下金龍顯聖真人進獻的“宣德正身鏡”。
太皇太后言:“太宗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非哀家慕此鏡之奢華,實此鏡可比人鏡,照之當正心術……”
於是,正身鏡之名盛行天下。
其實,這老太后不懂科學原理,後世研究只要人重複看到同一樣事物,就會增加對那件事物的喜好。而另一個研究則指出,大腦會自動將自己美化約30 %,所以可別說自己不上相,因為那其實就是真實的你。所以不是鏡子裡的臉好看,而是我們自己記憶中的自己的臉好看。
古代的人用的都是銅鏡,鏡面模糊而且面積狹小,所以並不能真實看到自己的全身樣貌,這種美化效應也就沒有太大感覺。但是黃巢進獻的玻璃鏡因為鏡面明亮、等身人高,所以美化效應明顯,不管誰照一照都覺得自己比以前漂亮了許多。再加上“女媧石”和“蝕骨照妖鏡”的神秘加持,太皇太后在照鏡子的時候自然充滿敬畏之心,所以不自覺地收斂心神、莊嚴肅穆,給自己一種這個鏡子可以正心術的心裡暗示。
雖然黃巢為了賣鏡子一再強調這種鏡子是煉製女媧石的原材料製作的,本身不是女媧石,但是架不住他剛剛給了皇帝一面“蝕骨照妖鏡”的傳說,再加上太皇太后那番話的加持,結果錫鏡還沒上市就已經成為了“傳說之寶”,所有有錢人都想擁有一面,尤其是各位小姐、夫人。
不過這面鏡子並不是老太太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因為金龍真人還給她獻上了足以彪炳史冊的新劇目《大賀壽》!
當扮演代宗皇帝的演員唱到:
喚聲親翁郭子儀,為此事怎能夠斬首級。
郭曖兒年幼孩子氣,夫妻們爭吵可是常有的。
自古到清官難斷家務事,你何必管他們少年夫妻。
莫說是你替王傳下旨意,你動了他的皮我也不依。
駙馬兒跪在了金鑾殿裡,聽父王與我的兒加封官級。
頭上封你雙展翅,駙馬的官職再提三級
天子寶劍賜與給你,代管滿朝文武職。
你的父汾陽王欺壓你,封兒個並肩王不分高低。
這宮裡宮外上殿下殿,任你去東又去西。
莫說咱朝的文和武,兒的父也不能把兒怎的。
太皇太后郭氏忍不住嗚嗚痛哭,敬宗李湛也是眉頭緊鎖,神情嚴肅。
李逢吉以為這場戲觸怒了皇家威嚴,於是趁機奏到:“啟稟太皇太后、官家,這民間優伶竟然敢假扮先帝、先王,實有欺君期祖之嫌,有人假借賀壽之名將皇家威嚴置於何地?臣請查明情由,以定其罪……”
李逢吉話還沒說完,就見太皇太后滿臉怒容地盯著他看,眼裡的怒火彷彿要燒焦了他一般。
“代宗皇帝是我外公,汾陽王是我爺爺,駙馬、公主是我父母,我這當兒的沒說什麼,需要你一個外人搬弄是非嗎?我想問一句幹、卿、底、事?”太皇太后氣得發抖,心想不要讓我在最快樂的時候打你。
其實這是李逢吉會錯了意,首先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封建王朝,可以說是最有言論自由的朝代,從來沒有文字獄,皇室也從來不禁止民間說些什麼,這與太宗李世民善於納諫有關,魏徵能把唾沫星子噴太宗一臉還能位列凌煙閣就可見一斑,所以別說是優伶假扮皇帝給皇家歌功頌德,就是學著魏徵給皇家揭短,唐皇室也不會因言治罪。在寬宥民情這一點上不得不說唐王朝做得相當好。
其次,人家太皇太后剛才的痛哭根本不
《重生唐末之禍亂天下小說》 第26章 大唐文化盛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