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李承乾登基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奉天承運,聖人詔曰。貞觀十三年中秋,傳位於太子李承乾,群臣進諫,上奏新皇!”百官緩緩步入朝堂之中,上座李二,旁立太子承乾。
“吾等拜見聖上,拜見太子殿下!”
隨著李二起身,太子落座後,群臣再拜“臣等拜見太上皇陛下,拜見聖上!”
說起來簡單,儀式頗為負責,兩位侍女兩位宮監為其著龍袍,更發冠。李承天猶如木偶一般,供人裝飾,直到李二點頭後,方才坐在龍位之上。
“平身!”李承天輕撫手腕,隨著一聲後,他將是大唐皇帝,無人再可撼動。說來可笑,以往求之不得,如今反倒不知所措,經歷種種之後,再無當初爭位之心。
“謝聖上!”
李二從正殿大步離開,身旁隨從不過宮監二人,群臣再跪以示尊敬。
“宮秦,你說,朕真的老了嗎?”李二看著身旁伴隨自己的老宮監。
那宮監趕忙躬身道:“聖人多慮了,您身體堪比少壯,怎能言之老矣?”
“哈哈”大笑兩聲,李二少有心情舒暢之時,如今一看,離開那個位置反倒更好。他年紀當真不大,不過四十出頭,卻已然滿頭華髮,每日操勞憂心忡忡,容顏顯露蒼老之色。乍一眼看上去,外觀形似五十過半之數,身體早年征戰多有暗疾,陰雨天中隱隱作痛。
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近日來每夜無法入眠,一閉眼便看見曾經的大哥和三弟尋自己復仇,驚醒後渾身冷汗十分難受。可惜枕邊之人再也不是長孫氏,張口後又不知該如何細說,妃嬪之中無可信之人。
李承乾則不然,他此刻才發現,李二到底給他留下了什麼,一個權力集中的帝國,凡是下令無人敢懼。透過李承天,李二到底收拾了多少不從之臣?下朝之後,奔赴書房一查記史,李承天降臨大唐,李二藉機以天降神子之說穩定了帝位,後又因蝗災之事斬五姓之臣三百人,突厥興兵來犯,勝後李二又斬七十餘人。
再往下看,李承天被逼遷入姚州封地,五姓之官再死十餘人,吐蕃道被佔後,又殺十餘人。瀚海道和青海道之事,世家唯恐李承天勢大難除,又以百名官署送上讓李二舉刀。
李承天領軍回長安那一日之時,五姓世家之臣很難再把握朝政,餘者不過數十,重位者基本都遭慘死。好狠的殺心啊,原來的太子黨,例如魏徵一般投於李二者幾乎難有剩餘,秦王府舊將也都損失的差不多了,影響過高的也全被李承天帶去了華夏。
越看心中越是驚懼,新唐貞觀看似強盛,殊不知剛立的帝國其中多少蛀蟲威脅,曾經共同起兵的各地諸侯,才是李二下狠手的目標。當初逼迫李承天交出兵權,想來應該是李二暗許的吧?全國各道鎮守全部換了一圈,十六衛以及各道州守軍全是親信之人,當真是手段高明。
“父皇,當真是好手段!”李承乾不禁發出了驚歎。
“太上皇駕到!”正想著,誰曾想李二來了,趕忙起身相迎“父皇!”
“皇兒,朕聽聞你下朝便回到書殿,可有何疑問?”李二大步入殿,見李承乾一身龍袍十分扎眼,看樣子還是不太習慣。
李承乾先將李二扶坐,隨後笑道:“兒臣不過看了些記史罷了。”
李二拿起一觀,隨後笑問:“可有覺得朕殺的太多?”
李承乾心中確實有所疑問,正好李二來了,便點頭問道:“兒臣不懂。”
李二點了點頭,回憶般的給李承乾講起了以前的事情“朕的玄武門之變,你應該知道,當時雖說逼得父皇退位,但這大唐上下真正聽令者不過十之二三罷了。次日天降巨石,帶來了一個孩子,便是李承天,正是靠他,朕以天賜神子穩住了帝位,更是大收皇權。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那些曾助我唐起兵之人的奪權!”
“奪權?”李承乾十分驚訝,自己怎會從未得知?
李二繼續道:“五姓七望,朝堂群臣出世家,哪怕是朕的秦王府舊將加上太子黨新臣,都難以權衡,當時朕每日都難以入眠。”說到這,笑道:“多虧了他,帶來了兩個不是好訊息的好訊息,蝗災與人禍!不過一日,巨炮現世,那時朕當真以為此子真是天賜。你也許不知,他立於朝堂譏諷群臣,無人可敵,揮手間蝗災滅絕,仙家之術驚為天人。世家臣本來怕的是朕,因為他,轉向了矛頭,故此才會有離開長安之事發生。”
李二頓住後,問李承乾“若當初,他未離開長安,事情也不會變化至此。”
李承乾不敢點頭,李承天功勳比上三代,也只有漢朝冠軍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大唐科研總院待遇》 第158章 李承乾登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