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5章 諸國混亂局勢蕩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承天看著擺在眼前的兩條難題臉色十分難看,要麼,按照歷史發展,去引導科研部不斷更新科技水平,要麼,以自己為主,加速科技發展,直到新唐科技水平達到一個標準之後,再鬆手不管,任由其自我發展。

上百年的演變李承天是不會接受的,他在思考著得失,為什麼做事非要畏手畏腳,自己一個未來人,何必擔心歷史發生變化後是好是壞?

李承天再返科研部,拉著郭淮生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反正一箇中年漢子跟瘋了一樣,跪伏在地就差輕吻他鞋子了。

歷史早已發生了偏差,沒有什麼人願意去更正,因為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真正的歷史。

五個月的時間飛快度過,李承天除了在科研部待著,就是拉著眾人開會,他們從未想到,李承天竟然開竅了,願意主政,這應該是今年最好的訊息。然後....

“元首,實在做不了了,我民生部共有兩千人,如今累病了近三百,餘下又兩百人遞了辭信。”秦懷英臉色蒼白,臉龐清瘦,多日未曾好好休息。

李承天坐在殿中,面前滿滿都是檔案,頭都沒抬“準你們休假三天,三天後必須全部歸崗!”他到底讓民生部做了什麼?其實就是公務,全唐境內,人口普查,田畝徹查,再加上各城各縣走訪,一個月來多在行路,怨恨沒有,但筋疲力盡居多。

“元首,我們國防部也能否休假?”蘇烈也好不到哪去,家門半個月沒入,自家長子蘇麒麟根本顧不上,更別提翠蓮為他新添了一女,名為蘇錦,壓根沒見過面。

民生部人口徹查,資訊錄入;國防部負責暗中走訪,將可疑之人記錄在案,並安排人日夜監測。

李承天實在受不了,抬頭問了一句“知道缺人,怎麼不知道擴招?”

秦懷英和蘇烈二人灰溜溜離場,光顧著忙了,這方面還真沒想到。

其他各部手頭也都有安排,必之前還要忙上三分,李崇義領著教育部眾人,奔赴各城選址建學,還要負責培養新唐目前所需的“公務員”,一人幹著三個人的活兒。

情報處祿東贊直接招了一批探子,按照李承天交給的訓練之法,簡直快培養成特種兵了。不過說起這個特種兵,李承天自然也沒打算放過,軍部新建了一個特種作戰旅,人數一萬兩千人,每日操練。

按理說,今日是第四軍出征的日子,所有人都應該到此為他們壯行,然後李承天卻言,秘密作戰,自然不能讓敵人知曉。第四軍五萬人分批離城,一同上路的還有坦克五百輛,運兵車六百輛。他們的作戰任務就是南詔國以及周邊部落。

李承天此刻正在安排,南詔國打下之後的人口遷入問題,以及一些臨海產業規劃。

海軍必須儘快建立起來,這樣便可汲取海中的礦產資源,大唐的發展也能加速。

空軍,也落入了籌劃之中,李承天準備再建兩個軍,但如今新唐的人口反倒成為了擋路石。三百萬人口養三十萬軍隊,頗為艱難,若非近些年的槍械交易以及姚州城的開放貿易,還真難做到。去年華夏城稅收四億三千五百萬華夏幣,軍隊支出三億七千萬,餘下的亂七八糟算下來,還貼進去一億。華夏幣已經聞名與世了,銅錢無換,金銀能得成半,因此,舊唐也變更了錢幣,由金銀銅換成了同型別的紙鈔,防偽方面險些出了問題,雖然後面得到解決,奈何與華夏幣的兌換比例實在有別,一百比一,還少有人願意。

另外,華夏城周邊的四個衛星城進行了擴建,準備往大城發展,兩座糧產基地,兩座軍工制坊。

軍工制坊都在進行轉移,科研部在華夏城南部選了一處地址,方圓百里無有相鄰之城,落在此處更方便,也避免了他國探子潛入。之前有探子嗎?有,為了五年不攻之約,也為了安撫周圍國家的不安,基本上都不盤問,直接砍頭,從不抓活口。

之前討論的水電城建設,至今還未建完,因為科研方向的轉變,水電城中很多需要有待商榷的地方就被擱置下來,李承天打算直接跨過,改成核能,暗中派了一批人到那城中進行秘密研究,元素聚變、裂變的問題。有著李承天的第一手資料,就足夠他們少走很多彎路的,但真正想要掌握下來,時間尚不知許久。

李承天這邊所率的新唐是快馬揚鞭,而鄰國陷入了瘋狂造槍的迴圈之中。

舊唐的機槍年產突破了數十萬把,足夠裝備全軍,巨炮每個城池都備上了,李承乾自信不必新唐差。

薛延陀和倭國類似,透過對於從新唐所購槍械的研究,年產萬把已經不是問題,反倒是巨炮少了

《大唐科研總院待遇》 第185章 諸國混亂局勢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