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李泰登基兩國斷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天有運,聖人詔曰,魏王李泰承繼帝位!”伴隨著宮監偏尖銳的聲音,整個大殿之中,百官朝拜。
但也有例外,李泰設旁增加一個位置,李承天坐在上面,其身邊乃是大唐官員,對於李泰的登基未見任何反應。閱讀完整內容
殿中左側文官首乃是吳王李恪,右側武官首尉遲寶琳。本來按照史書記載唐初之際乃是大唐人才湧現之時,奈何李承天橫插一腿,北唐如今人才稀薄,大量有德之人遷移大唐。
李泰做龍椅之上,見得百官叩拜臉上未有半分喜色。
“傳,荊王李元景、密貞王李元曉、鄶王李元裕、陳王李元慶、越王李貞、郯王李惲、江王李囂等人進殿!”
十王之亂被李承天一人平定,更是死了三人,如今當朝第一大事便是決定叛軍何去何從。
七人帶進殿中,一身白衣披頭散髮,臉色很是難堪,目光看向上方李承天,憤怒湧現。
“十王謀亂,罪該萬死,念新皇登基,不願多見殺伐,特定爾等永囚之罪!”何為永囚?就是不殺,但要一直關著你。
“我不服!”李元景起身怒道“若非他李承天,你憑什麼坐上帝位!”
李泰從龍案上拿起一封奏則,交給身旁宮監。
“貞觀十七年春,荊王李元景與隴西李氏合謀,控李績之軍,致使兩唐起戰,十萬將士血灑當場,大唐將程處默因此喪命。”
“貞觀十七年夏,荊王李元景在隴西李氏的支援下,起兵五萬,並暗中援助其餘九王大量軍武銀錢,誘發十王之亂,導致北唐境內民不聊生,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貞觀......”
李泰抬手,宮監停嘴,這麼多就夠了。
李元景指著李承天怒道:“你與他一丘之貉,我李元景為北唐千秋萬業所著想有何不妥?短短十年,北唐連大唐的稱呼都不敢再用,被人擠在狹縫之中,如何得以蠢貨?我北唐何懼一戰?”
李承天身旁王玉禾、祿東贊等人紛紛怒道:“放肆!”
“你竟是這般想法?”李泰挑眉道,還真不知道你有如此心智,簡直是為國為民的大英雄。
李承天冷笑兩聲“不思進取,有勇無謀!”
“李承天!你不過一棄子,若非我大唐,你憑什麼做到如今的地位!”李元景心知自己今後生不如死,倒不如一訴心中怒火。
“找死嗎?”王玉禾眼中閃過一絲殺意,其他幾位大唐官員更是時刻準備動手,殺掉眼前這個妄自尊大之人。
李元景並未理會李承天的手下,見他不語繼續吼道:“怎麼?不敢開口是嗎?若無我大唐,你都不如路邊一條狗!”
李泰神情有些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閱讀最新內容。
味,李元景這是瘋了嗎?
朝堂百官有對李元景看法認同的,也有不認同的,但此刻絕不會傻傻出頭應喝,因為李元景是叛王,與他說話,就是自尋死路。
“明天我就會回大唐,之前送與北唐的所有圖紙,我希望在明天之前全部還到我眼前。自今日之後,兩唐再不相交。”李承天的神色很冷靜,不過喪家之犬罷了。
朝臣一聽,立刻出列反駁道:“不可!”
“此乃我北唐之圖紙,為何交於你大唐之人!”
“兩國相交多年,怎能如此斷絕往來?”
“臣以為,荊王該死。但,兩國之交不可斷!”
“陛下,還請您勸解元首......”
李泰臉色同樣不好看,他沒想到李承天會要回圖紙,看樣子李元景讓他很生氣啊。所有北唐人都知道,大唐送來的圖紙,是人家十年的心血累計,有圖紙在五年便可追上大唐的發展速度。
“元首閣下,既然是已經送出的禮物,又怎能收回?”北唐諫議大夫上前問道。
李承天掏掏耳朵“你們配嗎?送給你們本該是兩國交好的象徵,可惜了,似乎北唐並不領情啊!”言下之意就是薛延陀之戰,早先的計劃是,大唐要人,北唐要地。
“那不知元首閣下何時歸還屬於北唐的薛延陀領土?”
王玉禾忍不住笑問道:“背棄盟約,還敢開口?”
“我在跟元首閣下說話!”諫議大夫很不喜歡王玉禾打岔。
王玉禾當即一聲怒喝“你算什麼東西!”
李泰朗聲道:“都給朕閉嘴!”王玉禾肯定會給他幾分面子,畢竟都是舊交,諫議大夫只是臣子,聖人發話自當遵從
《大唐科研總院待遇》 第251章 李泰登基兩國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