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2章 宇宙能量之降溫之前的燥熱 (第1/2頁)

神國國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近宇宙能量讓大降溫之前的天氣變得有點熱啊。

簡評《私人訂製》:這個馮導不太俗

如果說2013年有兩部國產片是全民必看、不容錯過的話,那麼除了《全民目擊》就是這部《私人訂製》了。馮小剛這部誠意十足的超越自我之作頗有點登峰造極的感覺,尤其讓人猜測馮導以後的電影還能不能再在此基礎上還有什麼驚喜和突破。

雖然這部《私人訂製》完全可以稱得上《甲方乙方》的2.0版,但是比起當年那部輕鬆娛樂為主的《甲方乙方》來,這片更具現實意義,更能反映出這個時代的變化和特色,尤其是片中展現了馮導對人生、對官場、對電影、對文藝、對環保的憂慮和思考,讓觀影的觀眾們在共鳴之餘也頗有一番感慨。由此看來,去年部災難般的《一九四二》確實讓他陷入了痛苦並反省深思了,然後他才找到了曾經那個文藝的雅的自己以及自己的雅和文藝。.

雖然這片從一開始就宣告這些故事純屬荒誕娛樂,不過博君一笑,而且像那種“私人定製”的圓夢公司作為文藝虛構也顯得似乎現實生活不存在一樣,但其實如今遍地開花的大小廣告婚慶公司是完全有能力來承辦此類業務的,尤其是很多婚慶公司搞得那些五花八門的個性婚禮服務專案其實就好比片中的“私人訂製”公司的圓夢專案吧,畢竟在當下這個人民腰包鼓起來了的年代,大家不缺錢,而人們的文化生活在經濟繁榮的前提下總是會越來越豐富多彩的,於是人們會尋找文化上的快樂來滿足精神的需要,那麼其實只要有錢人人都可以拍電影,而這點認識其實也是很多年前,哪個還是小有成就的馮導拍《甲方乙方》時,他對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就有的理解和看法。不過現在的馮導已然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資深電影人,那麼他在這部《私人訂製》中又將向觀眾展現他這些年來對電影藝術到底有了怎樣的新認識和觀點呢?

在那個大俗導演求雅的故事中,馮導從“雅”和“俗”的角度來告訴觀眾他對藝術的理解,而這位求雅的大俗導演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就是馮導自己的縮影嘛,因為一直以來,馮導的電影都備受觀眾青睞,可以說在世俗人們的心目中,馮導完全就像個得到了各種世俗大獎的無冕之王,而人們覺得馮導電影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太俗,不懂高雅,不登大雅之堂。那麼馮導作為一位文藝的電影人,難道真的不懂什麼是“雅”麼?

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馮導在片用劇情告訴了觀眾他對“雅”的思考,很明顯,“雅”和“俗”既然是對立,那麼“不俗”難道就可稱之為“雅”麼?當然不是!這顯然只會導致荒謬可笑的事情發生,就像片中那位大俗導演跑到髒亂差的地方找雅結果只能惹來一生病痛,幾乎送命。那麼一味復古或者全盤西化難道就可稱之為“雅”了麼?這明顯也不是,這會導致“食古不化”乃至“盲目盲從”,這都是愚駑之輩求“雅”的誤區。

其實雅和俗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嘛。那麼真正“雅”必然要有所傳承,然後有所意境才行,就像片中那位和彈棉花的民工換血了之後的大俗導演,他虔誠而專注的把彈棉花變成了一種行為藝術,彈出了美感和超越平凡的境界,成了一種表演,自然而然一種“雅趣”就由此產生了,然而馮導對這種“雅”的態度是嘲諷的,甚至調侃當今彈棉花的都是春秋時期俞伯牙的後人,因為馮導認為這種行為藝術“雲裡霧裡”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高雅”居然忌諱那些欣賞的人們看明白看懂,這實在是太容易脫離群眾了,這種沒有用的“雅”其實毫無意義。

既然這麼些“雅”都不能稱之為“雅”那麼馮導的高雅又到底是怎樣的呢?或者怎麼才叫“雅”?在電影的最後一個道歉章節裡,馮導為我們展示了他的雅,優美的文字結合著當下人們正面的環境問題,抒發了馮導這位心懷真摯的文藝青年深深的憂慮和無奈,令觀眾一目瞭然,然後被打動、被感染,為之共鳴,陷入沉思。沒錯!這才是我們需要的“雅”這才是電影應有的“雅”,這種“雅”才有意義,才值得藝術來演繹,值得觀眾去欣賞。由此可見馮導從來就不是個俗人更不是個俗導,他非常明白超俗的雅不可離俗的道理,而他俗了這麼多年,其實真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腔苦悶在心頭難以啟齒吧。

而馮導在片中討論“雅”和“俗”之時,還明確的告訴觀眾,乏於天賦的無才之人最好不要去求“雅”,能把“俗”顧好就很不錯了。就像相聲,好的相聲段子總是雅俗共賞的,而傳統的相聲藝術大師們那些經典的相聲段子裡都是以通俗為主,雅只是其中的點綴。而很多相聲大師一

《關於不穩定事件因素的報告》 第152章 宇宙能量之降溫之前的燥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