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二一三年,治獄吏不直者,使築長城及戍南越地。
前二一二年,修咸陽至九原、雲陽的直道一千八百里,數年未能完工。城阿房宮、驪山陵墓,用刑徒七十萬。所築離宮關中三百,關外四百餘,徙三萬家麗邑,五萬家雲陽。
前二一一年,遷北河榆中三萬家。
前二一零年,始皇帝出巡雲夢、錢塘、會稽,復北上琅邪,芝罘,駕崩在沙丘。
秦二世繼位後,更大規模地修築驪山陵墓和阿房宮,也沒有給老百姓絲毫喘息之機。
當關東農民起義軍向關中進軍時,秦朝的臣子們,自己也對沉重的徭役提出了反對,秦丞相馮去疾、李斯、馮劫等人對二世說:“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戍、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省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戍轉。”關東群盜蜂起,秦軍也不是殺得少了,可仍然鎮壓不下去,主要還是因為國家徵發徭役太重,民不聊生。要止住盜賊,只能透過減省徭役的方法。
秦朝的法律規定,年紀在十六到六十之間的成年男子,都需要服兵役,具體做法為:擔任衛士服役一年,作為京城宮殿、官府的守衛;作為一般戰士在本郡服役一年,視個人條件和當時的需求,分任材官、騎士、樓船等兵種。但實際上,由於秦王朝大規模的對外軍事行動,服兵役的年齡和期限都打破了法令的規定。
除了軍事活動,為支援軍事活動所進行的後勤補給品的運輸和調配,也是相當擾民的一樁事兒。當時的運輸條件相當差,從東南沿海運送糧食到北方前線,常常是起運三十鍾,只有一石能夠運達,途中的損耗和運送者自己必須食用的糧食,就佔到大多數了。
為了經常保持全國性的動員,秦王朝動用了嚴厲的法律。
當時流行的懲罰是割人的鼻子,因為遭受刑法的人太多,以至於大家突然看見個有鼻子的人,反倒覺得人家長得醜。還有一種刑法是宮刑,《三輔故事》稱:“秦始皇時,隱宮之徒至七十二萬,所割男子之勢,高積成山。”
至於其他一般性的刑罰,更是多不勝數。沉重的徭役加上嚴酷的刑律,造成了“群盜滿山,卒以亡亂”的秦末亂世。
二、始皇帝死而地分(1)
公元前二一零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出巡的途中,病死於鉅鹿沙丘。
始皇末年,有隕石墜於東郡,有人刻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在他死前一年,又有人裝神弄鬼,稱:“今年祖龍死。”對於這無可逆轉的自然規律,始皇帝也默然良久,才緩緩道:“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其實,他自己也很惶恐,死固然是不可逃避的,求仙問藥只不過是給自己心理找平衡——不然還建什麼驪山陵墓!
但自己的兒子們,能不能扛得起大秦帝國這幅沉重的擔子?這畢竟是曠古以來,史上所知的最龐大的帝國啊!老皇帝心裡沒譜,所以一直沒有確定自己的繼承人。但正是這一猶豫,給陰謀家造成了可乘之機。始皇帝身邊近臣中車府令趙高脅迫丞相李斯與之合謀,偽造秦始皇詔書,賜死長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
秦二世登基後,為確保自己不穩固的地位,大殺兄弟、宗室,從內部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基礎。
在國家政策上,渾渾噩噩的二世皇帝並沒有注意到即將到來的狂風駭浪,仍然保持著乃翁的既定國策,同時在帝國的南北兩個方向保持著龐大的軍事力量,人民自數千裡外轉運糧草物資,死者相望於道。阿房宮、驪山陵墓、長城這三大工程,更是耗盡民力。
這一切,用當時人的話說,叫做“天下苦秦久矣”。秦帝國早已不堪重負,欠缺的只是壓垮駝背的最後一根稻草。
早在秦始皇死前,已經有一些未來的大人物,聚眾為盜賊了。
開漢三傑之一的彭越,原以打魚為生,此時正落草鉅野澤中。
還有一位英布先生,秦時為布衣,據說曾有人給他相面,說他老人家未來要當王,不過要在受刑之後。所以他偶犯秦法,當受黥刑時,他還相當高興,說:“人家說我受刑後可以當王,現在就差不多了吧?”周圍的人聽他大言不慚,差點笑死。
因為他受了黥刑,所以又被人稱作“黥布”。他論刑被送到驪山服苦役,廣為結交苦力中的豪傑,後來瞅個機會領一幫人逃走,跑到江上為盜。
還有一位大人物,出生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媽媽懷他的時候,天象很不好,雷電晦冥,另據歷史學家說,他爸爸目擊到有蛟龍出沒。
《大帝國遊戲所有角色》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