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夜奔(戍) (第1/2頁)
梅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舉人開壇作法,是在長鼐離開兩江總督府後的十五天,這其間他做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當然開壇時間是和長鼐商量好的。
開壇的當天,儀式非常的隱秘,只有長鼐和幾個親隨參加,過程與長鼐之前參加的法會大同小異,並無什麼出奇之處,但長鼐注意到主持開壇的並不是黃舉人,而是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士。
黃舉人在後花園中央的湖面上搭起了一個法壇,高出湖面五尺多高,而法壇邊上立著九個巨大的銅香爐,每個估計都要上千斤,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築起這樣規模的法壇,在長鼐看來已非園子裡這十幾個人的能力所及,對黃舉人的道法,長鼐更是深信不疑。
開壇前,長鼐上法壇上轉了一圈,香爐裡的香灰已積到了爐邊,看來這些日子這裡的香火從未斷過。
儀式結束後,黃舉人告訴長鼐,老道士是他的師父,卻己有一百六十多歲的年紀,早不理凡塵中事,是他苦苦哀求才請來的。法壇還要燃香超度二十七天,這期間最為重要,外人依舊不能進後花園半步,無如意外,第二十八天時,長鼐就可以搬回來了。長鼐自然點頭應允,心裡恨不得再多燒幾天,求個太平。
開壇的第二天,黃舉人又回到長鼐的衙署繼續辦公,說法壇已經不需要他,師父鎮在那裡就應該無事了。每天清早和黃昏時,黃舉人便陪著長鼐在後花園門外看一看緩緩升起的香火,長鼐也感覺內心安定了很多。
二十七天很快過去,黃舉人告訴長鼐法事已成,邪神都已請走,總督府裡再不會出那些怪事,但自己要陪師父護送法器回修行的山中,大約一個月後返回來,但法壇三個月內暫時不要拆除,每日在上面供些香火,可保十年平安。
師誼禮制,人之常情,斷無阻攔的道理,長鼐送上一筆豐厚的程誼,囑咐黃舉人儘可能早返,畢竟總督府很多的公務已離不開他。第二天,黃舉人師徒一行趕著那十幾架馬車出了城門,除了深深的車轍印,再沒了一絲蹤跡。
長鼐搬回總督府後,果然再無什麼邪異的事情發生,長鼐這才安下心來。只是一個月過去,也沒見黃舉人回返,心裡有些打鼓。兩個月後,長鼐接到了一封信,下人識得是黃舉人的筆跡,連忙送來。開啟一看,長鼐猶如五雷轟頂,呆坐在椅上。信裡只有一句話“善惡終有報,求天可應乎?”
緩過神兒來的長鼐連忙命人把後花園的法壇拆了,這才發現,湖中法壇下,黃舉人他們圍了個小水壩,抽乾了裡面的湖水。下面藏有個暗門,透過一個深邃的地道,可以來到一個小小的庫房。庫房裡被搬空一半,剩下的是帶起來麻煩的大件古玩和銀錠,一清點,光是銀錠居然就有八十多萬兩,那黃舉人帶走的財寶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這下大家才明白,這個隱秘的庫房是漢王藏寶的所在,怪不得漢王府被攻破時,只搜出幾十萬兩銀子,原來都藏在了這裡。而黃舉人那些銅鼎裡帶走的肯定不是香灰了。但發現漢王藏寶庫房的事是如何也隱瞞不住的,第二天,市井之中已有傳言,說庫房裡的金銀多達五百多萬兩。
這事對正在查鹽政虧空案的魏廷珍來說,當然不介意順便在長鼐頭上踩上一腳,一份奏摺很快擺到紫禁城的龍案上。據說康熙看過後哈哈大笑,恨恨地只說了八個字,“昏聵至此,祖上蒙羞”
一年之後,長鼐死在了兩江總督任上,是否與黃舉人的大案有關不得而知,但他死後沒有封贈,子孫還被剝奪爵位,可以看出康熙的態度。更加諷刺的是,五年後,入主兩江總督衙門,成一方封疆大吏的,不是別人,正是魏廷珍。
這個故事只是我所知百貫道做局的一個小小例子。從黃舉人偽造印信,被抓入獄,到利用政治風波,湊上機緣,為長鼐信任成為幕僚,再到裝神弄鬼,得到獨自與手下霸佔後花園機會,最後藉助法器運出財寶,隱於江湖。這一環扣著一環,一計襯著一計,知一計的果而不識下一計的因,百貫道行事便是如此縝密無缺。
當然,再想深一點兒,魏廷珍在整個事件中借查案,似乎也在做一個官場政治的局,他能與黃舉人的計劃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步調一致,而最終也獲取了最大的政治收益,如果這也是計劃其中的一環,那百貫道的謀略絕對稱得上震古爍今。
曹隊聽完黃舉人的故事,呆呆的愣了半晌沒說話,一直到遠處的公交車又停了下來,他才緩過神。曹隊把車停在路邊,關了車燈,轉過頭對我說道:“老常,百貫道這些人的腦子是怎麼長的?古人的智慧聽著都讓人害怕,被人家賣了還幫著數錢。不過也好,你這麼一忽悠,我更不
《院上白雲間》 第九十五章 夜奔(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