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6章 文尺武刀 (第1/2頁)

倚危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牛大春來到陳家溝時,天色已然黑透。 鎮子裡道路上的積雪顯然經過剷除打掃,一堆堆碼在空地,只待天日回暖,融化成滋潤土地的給養。由於風雪依舊,此時已覆蓋了沒過腳踝的厚厚一層積雪。 沿途避開了幾個仍在房前屋後忙碌的身影,牛大春很快來到了陳夫子家門前,左右觀望一番,見四下無人,這才開始輕輕敲門。 “咚咚咚……” 門上鐵環的敲擊聲,在寂靜的夜晚傳出老遠,引起遠處一陣狗吠。牛大春眉頭微皺,警惕起來,好在陳夫子一家也算單家獨戶,最近的鄰里也隔了百多米,暫時無人出來檢視。 等了一會兒,就在他不耐之際,打算直接跳進不高的圍牆時,聽到了門內慢慢走來的腳步聲,伴隨著著陳夫子壓抑不住的咳嗽,聲音傳了出來: “門外可是牛壯士?” “正是。” “稍待片刻……” 說話間,大門被從內開啟,陳夫子披著厚厚的衣衫,舉著一個小燈籠,出現在眼前。 燈籠舉起,照在牛大春臉上,陳夫子點點頭,伸手一引:“請……” 牛大春合上大門,無言跟隨在顫顫巍巍的陳夫子身後。 “年紀畢竟大了,走兩步都喘不過氣,讓你久等了。” “這卻不算啥,”牛大春搖搖頭,聽著他喉中喘氣的咕嚕聲,也有些不好意思,大晚上打擾老人安睡: “夫子,您這身子骨可不太好啊,可曾找醫師瞧瞧?” 陳夫子笑笑,不以為意:“年輕時落下的老毛病了,每到冬天就這樣,醫師也看過了,不礙事。” 牛大春不懂病理,見他不在意,也就不再開口,畢竟,算上這次也才見了兩面,也沒多深交情。 陳夫子把牛大春引到一間小書房,掛上燈籠,點燃油燈,這才從案几上拿起那本冊子,並許多寫滿字跡的紙張,一起遞給牛大春。 案几上還堆疊著許多翻開的書籍、竹簡,不少散落在地面,紙簍中還能看出不少廢棄的紙張,看來這幾日,陳夫子可沒少費功夫。 “這幾日,老朽不負所托,幫你把那些道家術語,譯了一遍,好在都不是甚高深的東西,都謄在這些紙張上,另外,開國年間,有些藥物的名目與今時不同,也一併幫你重新整理了一番,都在這了。” 牛大春雙手接過,用眼神向陳夫子告了個罪,遂一目十行的翻閱著那些紙張,入目的全是大白話,淺顯易懂,還有不少重點朱字批註,這讓大春理解起來更是容易,許多此前看得一頭霧水的地方,此時再看,如同撥雲見霧,豁然開朗。 陳夫子見牛大春喜不自禁閱讀的神情,不由得老懷大慰,畢竟那些東西,他都是按照教學蒙童的標準寫下的,對一個教書育人一輩子的先生來說,自己付出的心血被人珍惜認可,總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半晌,牛大春翻閱完畢,確定沒有遺漏,方仔細疊好收入懷中,鄭重彎腰下拜行禮。 “多謝先生!” 陳夫子攙起牛大春,拍了拍他那粗壯的手臂,感慨道:“舉手之勞而已,不算什麼,比起你在江陵所做之事,區區幾筆文字的小事,又如何當得起你大拜?” “先生知我?” “你不會真以為老朽,住在這窮鄉僻壤教書,就訊息閉塞,兩耳不聞天下事吧?”陳夫子笑著坐下,示意牛大春坐在對面。 “幾日前,你出現在我家門前,老朽就一眼就認出你了,畢竟這體格相貌可不多,哈哈……三月前,老朽正在外出訪友,你等在江陵做下好大事傳來,當時老朽還與老友談論多時,高興得多飲了一杯……” “為何?先生不是文人嗎?您也贊同灑家所為?”牛大春有點費解。 “老朽是文人,但文人的前提也得是人!高家在那江陵做下的惡,已經不配稱之為人了,殺得好!咳咳咳……” 陳夫子情緒激動,劇烈咳嗽起來,牛大春趕忙順著背安撫,半晌才氣息平穩,陳夫子繼續道: “大唐如今鮮花著錦,呈烈火烹油之勢,然而盛極必衰,嫣有長盛不衰的王朝?自當今皇帝重用李林甫開始,內憂外患不斷,明眼人都能看出頹勢,然而,利慾薰心之輩多不勝數,豪門、外戚、士林、軍方,還有你們所謂的江湖勢力,各有盤算,都在等著即將到來的亂世,或推波助瀾,或袖手旁觀!每每思之,痛心疾首……” 陳夫子直視牛大春的雙眼,語氣激昂:“我華夏自古以來,戰亂不斷,衣冠禮儀傳承不絕,就靠著兩樣東西——文人的尺,武人的刀!” “在好的世道,我輩文人心中有一把尺,用之釐定規距,衡量天下世事人心,但若是世道壞了,這把尺就只能修修補補,哪怕做錯了也有一堆理由,而這時,就只能靠你們武人來糾錯了。” 陳夫子語氣蒼涼:“你們習武之人,心中要有一把刀,匹夫一怒血濺十步,那是因為你們武人,心性敏感,血性良知也更為直接,世道的規矩老了,走岔了,就該斬斷它,如此方有更好的規矩,哪怕刀生了鏽,也依然是刀,武人的刀,就該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殺,

《劍三大唐風雅之地》 第66章 文尺武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