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長談 (第1/2頁)
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94章長談 吃過飯,齊士怡藉故退下。待齊福上過茶,齊立倫東西南北扯了幾句不著邊的話,再次起身向羅世藩拜下:“軍師大人救命則個!” 羅世藩故作驚訝道:“老先生快快請起,有話好說。” 齊立倫悽然道:“軍師大人,您莫疑老朽別有他想。貴軍聲勢浩大如斯,神兵天降敝縣,斷不至於是為形勢所迫,自當另有玄機。窮鄉僻壤,亦難供養大軍久踞,且環城皆山,雖一時無虞,終非長久之計。老朽愚鈍,妄自揣摩,貴軍不日或東或南,不知可中一二?老朽斗膽多言,軍師大人切莫生疑,老朽後面還有話說。” 羅世藩前日孤身為大軍探路,走到嵩縣就返回新安了。至於下一步大軍行止,父子倆原打算是到了嵩縣再做計劃——那個交通全憑兩條腿的時代,二三百里路已經是勘察的極限了。聽到齊立倫如此說,鬼精鬼精的羅世藩心知是個好機會,不動聲色的鼓勵道:“老先生請直言便是了。” 齊立倫道:“敝縣向東為汝州府。成化(明憲宗年間)前為南陽府所轄散州,後升格為豫省直隸州。名雖為州,然較諸各府,物產、幅員並不稍遜。貴軍若東進,當首至伊陽(今汝陽),後沿汝水至汝州(今臨汝)、再後,或郟縣,或寶豐。若向南,則須廢些周章,兩三百里沒什麼像樣的縣鎮。” 羅世藩略帶疑惑的問道:“那……老先生的意思是建議我軍東行?” 齊立倫忙雙手齊搖道:“可不敢!貴軍行止老朽絕不敢置喙,軍師大人切莫誤會。老朽久居於此,周邊地理尚知一二,知無不言,軍師大人您權且做參酌便好。” 羅世藩淡淡一笑,知道齊立倫後面肯定還有話,因此並未接話。 齊立倫繼續道:“向南也並非一無是處。兩百里外便是白河鎮,有淯水蜿蜒而南,直抵南陽。” 羅世藩釋然道:“哈哈,老先生還是想我軍去一趟南陽啊。” 齊立倫點了點頭,復又搖了搖頭:“也是,也不是。老朽確有一己私念,原委方才已對軍師大人和盤托出。不過,以老朽想來,豫省地處中原,歷朝均為四戰之地;那汝州府又居豫省中心,緊傍省府開封。貴軍若是東進,免不得戰事迭起。恐非上策。” 羅世藩奇道:“老先生,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我軍入貴縣,所作所為羅某心中有數。即便是貴宅,也是免不得攪擾。如果說您是信了羅某可代為替令媛雪恨便如此贊畫相助,羅某卻不是三歲小兒,恕難全然相信。” 齊立倫再拜道:“軍師大人說的是。軍師大人年紀雖輕,言談舉止絕非常人可比,慧目如電不怒自威,老朽斷不敢欺瞞閣下。老朽便即剖明心跡,軍師大人自知老朽所言非虛。” “家嚴鬱鬱而終,遺訓嚴禁齊家子孫再涉官場。老朽痴活半紀有餘,天生愚鈍,卻也早已勘透了這世道。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行為正直+仗義執言);邦無道,危行言孫(自己行為正直+少說話。‘孫’同‘遜’)’、又曰,‘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前有五柳先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之流芳,老朽對廟堂,也真說不上還存摧眉折腰存甚麼事權貴之心了。尤其是前些年,咱們河南府,也真出過一次較大的亂子,說來讓人寒心。先皇徵遼東不利,杜(松)王(宣)趙(夢麟)三將潰卒敗後西歸,州縣皆不供糧,潰兵大譁,撫臣張胤祧(張我續)率兵擊之,斬首三十餘級,奏曰擊賊大捷!軍師大人您說,這些人,當真能算賊麼?朝廷用兵時你便是官軍、用後則棄之如敝履——若不願做安安餓殍,你,則便是賊寇了!就拿軍師大人您來說,一表人才,舉手投足間氣質非凡,老朽斗膽,若非正途無望,豈會有今日之遇?嘮叨這許多,是為了讓軍師大人相信:老朽對所謂廟堂,並無一絲非要以身相殉的念頭。” 這番發自肺腑的言語,深深地打動了羅世藩。是啊,天資聰穎,而且飽讀詩書,年輕人的美麗夢想哪個不曾有過?卻被塞北苦寒的風沙吞噬打磨得乾乾淨淨。想那關大帥本身,不也是堂堂官軍麼?正常人誰不願安安穩穩的過著幸福美滿的小日子,還不是被這世道逼的!羅世藩輕嘆一聲,起身對老人行了半禮:“老先生莫再以大人相稱,羅某年輕,實不敢當。” 雙方謙遜了幾句,齊立倫繼續說道:“老朽對廟堂心如死灰,對貴軍也非如盼甘霖,如此多嘴,畢竟還是為了自家,尚請羅軍師恕罪。” 羅世藩笑了:“理所當然。老先生儘管直言,羅某心裡有數的。” 齊立倫垂首道:“老朽願獻上犒軍銀千五百兩,懇請羅軍師保全敝宅。” 羅世藩有些不好意思:“慚愧。分文不取,羅某無法和兄弟們交待、盡數取了,也當真厚不下這份麵皮,愧對老先生的款待。取半吧,我拿八百兩,您也莫再推辭。這兩天我便在您這裡叨擾兩三日,臨走時我會留個字條,您存好。再有隊伍過來,應該不會有什麼事。”本小
《狼煙萬里69到83章》 第94章 長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