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耕 (第1/3頁)
稻香老農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宋城一家四口在葉家吃過早飯,隨後就回家去了。
“爸、媽,我們回了,你們要注意身體。”葉芝蘭溫聲說道。
“好、好,路上注意安全,替我們問候親家母。”葉母回應。
“小妹,放心吧,我和你哥會好好照顧爸媽的。”大嫂劉芳說道。
“大哥、大嫂,那辛苦你們了,有什麼事需要幫忙儘管跟我們說。”宋城說道。
“孩子們,跟外公外婆說再見。”葉芝蘭提醒道。
“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大表哥、二表哥,再見!”
葉華萬分不捨,吵著要跟宋雲錦一起回去,被他老爸葉凱給提了回去。
快到中午的時候,平安回到青雲村。
“奶奶,我們回來了!”還沒進門,宋朝陽便大聲呼喊。
宋奶奶從廚房裡出來,“回來得真是時候,剛做好午飯,去洗個手,趕緊來吃飯吧”。
“謝謝媽,媽,您辛苦了!”葉芝蘭笑著說道。
“媽,您真好,不管在那個年齡,有媽的孩子都像個寶。”宋城笑嘻嘻地說。
這話逗得大家都笑了。
一家人親親熱熱地吃了個午飯。
宋奶奶是宋家嫡傳,沒有兄弟姐妹,旁系的人怕被“地主”連累,絕大多數早已不來往了。
過年期間,也就只有宋城的朋友和葉芝蘭的兄嫂來過宋家。
—————分隔線—————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很快又到了立春時節,宋城夫妻早幾天就到縣中學上班了,青雲村現在要開始進入春耕時節了。
不久前,青雲村已改製為青雲村生產隊了,村長劉大勇任大隊長兼支部書記,蘇大山和宋河任副大隊長。
蘇大山是蘇老二蘇愛國的父親,宋河是極少有的與宋城一家還有來往的宋家旁系,是宋奶奶的堂兄輩。
整個生產隊16至6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有兩百多人,以十人為一生產小組,共有二十三個生產小組,分別以數字命名。(數字虛構,請勿較真!)
宋奶奶被分配到第九組,與宋家交好的蘇愛國的母親周荷、宋河的妻子高秀芬都在這一組。
青雲生產隊裡主要是水田,主要種植水稻,一年兩熟制。
現在需要進行育種,把留出的種子放在簸箕、籮筐之類的竹製品內,用水泡溼,然後蓋上一塊布,等待著種子發芽。一般來說,隔夜了就回發芽。
不過,發芽後還要等幾天,讓種子充分發芽,才能拿到秧田裡撒種。這項需要耐心的細緻任務一般交由婦女來完成。
種子充分發芽後,就可以拿到秧田裡撒了。
撒完種,還要在田壟上紮上一些稻草人,防止鳥類來啄食稻種。
撒完種,再過一段時間還要施肥。因此,在育種、撒種期間,還要堆肥。
田已經犁好了,因為生產隊裡的耕牛不多,只有三頭。每個生產小組只能輪流使用,還沒輪到的或已經使過了的,只能是用人力了。
經過二十天左右時間的生長,秧苗已經長成,接下來就開始插秧了。
插秧是一個特別累的事,要連續幾天彎著腰、弓著背,特別讓人難受。
不過每個生產小組負責拔秧苗的人和插秧的人半天輪換一次,這樣就不會讓人太難受,又兼顧到了公平。當然啦,磨洋工的人還是存在的。
插秧的這段時間裡,都由雲錦書和宋朝陽負責做飯,雖然宋奶奶總是叮囑他們要是不行就等她回來再做,可姐弟倆總是完成得很好。可見宋家的大人教導有方,兩隻六歲的胖糰子就能把一天三頓飯做好,羨煞旁人。
打豬草餵豬、餵雞也都由姐弟倆一手包辦了。
每天上午和下午,宋雲錦姐弟都會送自家煲的涼茶到田裡給宋奶奶,用稀釋過的靈泉熬的,特別甘甜解渴,與宋奶奶一組的村民都受了益。
大家都對這兩姐弟讚不絕口。一些大人們回到家裡,一看自己的兒子只會調皮搗蛋,對比宋家姐弟,一氣之下就抄起棍子,把那些小子揍了一頓。即使不打,也會發幾句牢騷,“看看人家小錦和陽陽,比你們還小都那麼能幹,要看看你們,除了吃、睡、玩,還能幹什麼?”
這段時間裡,村裡的小朋友都對宋雲錦姐弟充滿怨念。
不過姐弟倆每天忙著學文習武、做家務,日子過得極為充實。
家裡的大人打算九月份就送兩姐弟去上學,重生回來的宋雲錦知道這
《重生之耕讀起家全文閱讀》 第七章 春耕(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