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頁)
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才朱大戶過來,自報家門,徐元佐的確當他是開藥鋪醫館的。在他的理解中,自從張仲景之後,醫院藥鋪不都叫某某堂麼?
誰知道這個堂卻跟他恩師何心隱的“萃合堂”一樣,是個民間自治組織。
朱元璋是小民出身,最知道地方上的情弊。在所有活不下去的原因之中,胥吏差役的騷擾排在前列。
因為朝中大佬在制定國策稅務的問題上,肯定不會殺雞取卵,而是要給百姓留足生活生產資料,否則百姓餓了要造反,他們最為吃虧。
而地方胥吏都是些鼠輩,只有寸光,沒有遠見。地方官員又都是外來戶,三年考滿就走,更關心自己的政績考成。如此一來,官吏相逼,百姓便生活在水火之中了。
鑑於此,英明偉大的洪武大帝便定了規矩,總結成一句話,便是膾炙人口的“皇權不下鄉”!
皇帝既然主動放棄了基層政權建設,而縣官的控制權又出不了縣城,那麼更為廣大的鄉鎮村落靠誰管呢?
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大明的社會組織:
戶是大明社會的基本細胞。每一百一十戶編為一里,由丁糧最多的十戶擔任里長,其餘一百戶則稱為甲首。各里中無力承擔差役的鰥寡孤獨人戶,則帶管於一百一十戶之外,稱為畸零戶。
十名里長以十年為一個週期輪流應役,先後順序根據丁糧多寡預先編排,每年由一名里長率領十名甲首應當差役,並負責“管攝一里之事”。
地方上有甲十戶的,名作“全圖”。如果正好湊不夠十戶的,或是四五戶,或是五六戶,都名半圖。
在交通條件不便的情況下,這些應該向縣令報告的鄉官,自己也很少進城。到了完稅季節,縣裡吏員下來督糧,他們幫著完成;平日鄉鄰街坊之間有個小糾紛,加以調解做個公道;再就是人家立個買賣契書,當個中人見證。只從簡單的社會活動而言,皇權也的確沒必要下鄉。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漸漸發現自己鄉鄰之中有些人比別人都要厲害一些。或是有了功名在身,或是經商賺多了錢。還有些里長因為掌握了公權力,也漸漸學會了怎麼欺壓別人。
於是這些人便決定另選一個不怎麼強勢的人當里長——這個職位若是沒有強勢宗族的支援,非但毫無權力可言,收不到糧食的時候還要自己貼補。這也是當初朱元璋讓糧多者當里長的原因。
這種幾乎是被逼當里長的里長,自然管不了其他人,於是新的地方自治組織就在鄉紳、富家、大地主之間形成了。
最初他們的產生是為了鄉梓造福,比如一起出資建個義倉,或是修個水渠,或是弄個義塾……因為他們自覺承擔了義務,百姓自然要給他們權力——雖然他們本身已經有了權力。
於是這些人漸漸組建起堂會,制定鄉規民約,收取稅收,安排雜役,應付縣官的各種要求。鑑於他們的身份,縣官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何心隱的萃合堂就是如此,而且還在輻射範圍內搞起了**農場,家家戶戶互通有無,按需分配,設立關卡,暴力抗稅,抵制官府……結果何心隱非但丟了自己的舉人身份,還成了大明的通緝犯。
在朱裡,和春堂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自治組織。
只是因為運作和春堂的是一幫地方富戶,沒有政治地位,所以沒有像萃合堂那樣鬧出各種么蛾子,以至於徐元佐這位生活在其影響力中心的少年,竟然沒聽說過它的存在。
當然,這也跟大家常用“朱大戶”來指代和春堂有關係,因為朱大戶家就是和春堂的真正話事人。
至於朱大戶家為什麼會是和春堂的大股東,只需要看看此地地名就知道了。
這裡在宋元叫朱家村,入明之後叫朱街閣,又名朱裡、朱溪,以後還要叫朱家角……世世代代都不離朱,正是因為這裡姓朱的人多啊!
朱氏雖然沒有出過進士、舉人,但是架不住人多勢眾,是個大宗族,所以朱大戶發跡之後也有了掌控一方的權利。
書中正有詩為證:
朱裡至尊,大戶朱氏。
號令朱溪,莫敢不從。
陸氏不出,誰與爭鋒!
至於沈巷陸氏,人家連部堂高官都不屑一顧,還會把個小小朱裡放在眼裡麼?無非就是有人上門募捐的時候,隨便撒點銀兩,也算盡了自家的社會義務。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家都是大門緊閉,過著類似隱士的生活。
===========
求推薦票~~求各種支援~~~!
第
《大明金主劇情》 第4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