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三十五 (第1/6頁)
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方路》這本書中,有關於“權實頓漸”的辨疑。然而必須先明白“權實頓漸”這四個字的涵義,然後再討論唸佛、參禪是權、是實、是頓,還是漸。這樣就可以沒有疑惑了。
權者,如來俯順眾生之機,曲垂方便之謂也。實者,按佛自心所證之義而說之謂也。頓者,不假漸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謂也。漸者,漸次進修,漸次證入,必假多劫多生,方可親證實相之謂也。
權,是如來隨順眾生的根機,曲垂接引的方便法;實,是佛按照自心所證的實義而說的法;頓,是不必透過逐漸次第的修行,直捷迅速,一超直入; 漸,是逐漸修行,按次第證入不同的果位,必須經歷多劫多生,才可親證實相。
彼參禪者,謂參禪一法,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固為實為頓。不知參禪,縱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見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薩根性,則即悟即證,自可永出輪迴,高超三界。從茲上求下化,用作福慧二嚴之基。
參禪的人說參禪這一法,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法,固然也屬於是“實”和“頓”。殊不知參禪即使參到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地步,也只是見到了即心本具的理性佛。如果是具備大菩薩根性的人,就能即悟即證(徹悟的同時便實際證得),自然就可以永出生死輪迴,高超三界之外。從此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作為莊嚴福慧的根基。
此種根性,就大徹大悟人中論之,亦百千中之一二人耳。其或根器稍劣,則縱能妙悟,而見思煩惱未能斷除。仍須在三界中,受生受死。既受生死,從悟入迷者多,從悟入悟者少。是則其法雖為實為頓,苟非其人,亦不得實與頓之真益,仍成權漸之法而已。
在大徹大悟的人當中,具備這種大菩薩根性的,百千人中間也只有一兩個而已。根器稍差一點的人,縱然也能妙悟,然而見、思煩惱沒有斷除,仍然要在三界中生死輪迴。既然輪迴,那麼從覺悟進入迷罔的人佔多數,從覺悟進入覺悟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參禪一法雖然是“實”法、“頓”法,但如果修行的人不具備相應的根性,仍然得不到“實”與“頓”的真實利益,實際上就還是成了“權”、“漸”之法而已。
何以故,以其仗自力故。自力若十分具足,則何幸如之。稍一欠缺,則只能悟理性,而不能親證理性。今時則大徹大悟者,尚難其人,況證其所悟者哉。
為什麼呢? 因為參禪只依靠自力的緣故。自力如果十分充足,那就萬分慶幸了。然而如果(自力)稍有欠缺,就只能悟到理性,卻不能親身證得理性。現如今,大徹大悟的人尚且難以遇到,更何況親自證得所悟的人呢?
唸佛一法,徹上徹下。即權即實,即漸即頓。不可以尋常教理批判。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種性,皆須修習(此徹上徹下之謂也)。
唸佛法門徹上徹下,即權即實,即漸即頓,不可用通常的教理去評價。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種性的眾生,都必須修習唸佛法門 ( 這是“徹上徹下”的意思) 。
如來為眾生說法,唯欲令眾生了生脫死耳。其餘法門,上根則即生可了,下根則累劫尚難得了。唯此一法,不論何種根性,皆於現生往生西方,則生死即了。如此直捷,何可名之為漸。
如來為眾生說法,是為了讓眾生了生脫死。修行其餘的法門,上根的眾生當生可以了脫生死,下根的眾生經歷許多劫數都難以了脫生死。唯有唸佛法門,不論什麼根性的眾生,都可以在現生往生西方,生死隨即可以了脫。如此直捷迅速,怎麼可以說成是“漸”法呢?
雖有其機,不如尋常圓頓之機,有似乎漸。而其法門威力,如來誓願,令此等劣機,頓獲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處。
即使有的眾生根機不如圓頓根器的人,似乎是屬於“漸”的種性,可是藉助唸佛法門的威力,以及阿彌陀佛的宏誓願力,讓這些劣等根機的眾生,頓時獲得巨大的利益。這全在於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啊。
凡禪講之人,若未深研淨宗,未有不以為淺近而藐視者。若深研淨宗,則當竭盡心力,而為宏揚。豈復執此權實頓漸之謬論,而自誤誤人哉。
凡是講禪的人,如果不曾深入研究過淨宗,沒有不認為淨宗淺近而加以藐視的;如果深研過淨宗,就沒有不竭盡全力而加以弘揚的。哪裡還會執著於這一番權、實、頓、漸的謬論,來自誤誤人呢。
唸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合,則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無量無邊。況身口意三業,恆以唸佛利生為事乎哉。
《印光法師講解大乘妙法蓮華經》 第35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三十五(第1/6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