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庚〕 (第1/2頁)
梅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楊沒有抬頭,繼續看著照片,嘴裡還不停唸叨著“奇怪,真是奇怪。”她好像忽然意識到我們幾個都在盯著她看,一下子紅了臉,連忙說:“對,礦難的事。”
十七年前的礦難,十九個生命被掩埋在一座不高的小山下,十九個家庭則開始了不同的艱辛之路,誰也無法預料這條路竟是如此之長。
小楊的父親那一年已經是礦上的井下做業隊隊長。集安這個地方,本不產煤,但是大鍊鋼鐵那年,光用木頭燒,爐溫上不去,從外面運煤進來也不方便,縣裡領導決定,克服一切困難,想辦法自己採煤解決,一定要把鍊鋼量弄上去。
省裡把地勘隊的王技術員派到集安,也就是王寶成的父親。他勘察了幾個月,才在大青山深處找到了煤礦。大青山雖離集安不遠,但那時全是原始森林,連條像樣兒的路都沒有,進出非常的不方便。王技術員發現的煤礦屬於深層礦,需要開鑿很深的隧道才能到到達煤層,而且煤層的儲量不大,質量也不是太好,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王技術員建議縣領導放棄開採。
但縣裡領導為了大鍊鋼鐵的產量,還是毅然決然的上馬了這個小煤礦,而小楊的父親也就是在那時,從附近的鐵礦場支援過來。
在小楊僅有的記憶裡,從煤礦開始挖掘就非常不順利,父親一直在加班,一個星期回不了一次家。有一次他聽到父親告訴母親,煤礦透水的情況很嚴重,他們改變了幾次挖掘的方式,但似乎隧道下面有條水量很大的地下河。站在隧道里,耳朵放在巖壁上,都能隱約聽到地下河的咆哮,最可怕的是下面也許有個巨大的空洞,一但不小心鑽透了,很可能引起全面的塌方。
和楊勝武他們吃住在一起的王技術員,再次給縣領導打了報告,提出透水問題和安全措施不完善,建議停下工程。縣裡領導只批示了一句話:克服困難,哪怕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經過半年的施工,不斷的改變方案,煤礦終於開始生產了,而王技術員也被留在了礦上,一呆近四年的時間。但楊勝武看著第一車煤從礦井下被運上來,沒有絲毫的欣喜,反而充滿了擔憂。
我們現在已無法想象當年工程的困難程度,小楊蒐集到當年的礦場工作記錄裡,一年之中,只記載著七條曾經鮮活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變成冰冷的數字,同樣冰冷的還有,十幾次的礦道崩塌,三次的廢棄挖好的巷道,以及不可計數的排水抽水。礦上基本上是生產一天,維修排險兩天,所有人都預感到災難已將自己包圍,只是不知道何時降臨而已。
到現在小楊也不能理解,為什麼生產比生命更重要?數字比情感更有價值?但在那時,沒有人退縮,工作反而更加的繁重。
那是一個盛夏的傍晚,天氣異常的悶熱。小楊的媽媽做好了晚飯,大家圍坐在桌前,等著說好今天回來的楊勝武。礦場的宿舍區離煤礦有大約四公里遠,中間隔著一個硼礦場和一個鐵礦廠。忽然間地面之下發出一聲悶響,整個房屋都跟著搖晃了幾下。那悶響聲竟然像一把利劍,逐步將地殼撕裂開來。最後是一聲清脆的爆炸聲,遠處山坳裡捲起的灰土幾乎把山包全部籠罩起來,在宿舍區都清晰可見。
小楊那一刻心臟彷彿縮成了一團,只有祈禱爆炸聲如此之近,出事的也許是硼礦場或是鐵礦。但楊勝武在那一天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小楊後來收集到的煤礦救援報告裡顯示,煤礦礦井深處發生了瓦斯爆炸,所有的巷道都崩塌了,如果清理這些礦道,估計全礦場的人動手,晝夜不停,再調進來一些大型裝置,也需要半年的時間。就算裡面的礦工能在爆炸中倖存,沒有空氣、水源、食物,堅持不了幾天。而煤礦的產量不高,繼續開採的價值不大,相關領導乾脆決定封鎖了礦井,整個礦區被遺棄了。而事故相關責任人自然是煤礦廠的廠長以及負責設計施工方案的王技術員。
小楊找到了當年王技術員給上級組織寫的事故調查報告,在報告裡,王技術員否認了礦井發生瓦斯爆炸的推論,理由是瓦斯爆炸沒有這麼大的威力,即使礦井裡儲存了足夠的瓦斯氣體,井下的工人不可能沒有發現,他自己在爆炸發生前半小時剛剛從井下上來,沒有發現瓦斯洩漏的跡象。而且,事故發生後,煤礦的地上建築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幾乎沒有一間能立住的房子,地面出現了巨大的裂縫,礦上的卡車都陷了進去,這也不是一般瓦斯爆炸能造成的破壞。
王技術員的推論是,整個山體發生了垮塌,在煤層底部或者山體的另一側,存在著不為人知的巨大空間,煤礦的挖掘造成了結構性破壞,而最終大面積坍塌了。但當時
《院上宋村規劃》 第二百零五章 〔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