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百三十六章 酒神 (壬) (第1/2頁)

梅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六十年代初時,中國發生了嚴重的糧食困難,這耗費糧食巨大的啤酒廠自然停產關門。何老爺子也離開廠子,回了大興鄉下繼續種田。一直到了七十年代初,啤酒廠恢復生產時,當年懂得啤酒釀造技術的老工人已經不好找了,何老爺子z這才又被請回了廠裡。這一晃又是十六年,何老爺子年紀大了,幹不動了,但對廠子充滿了感情,不願再離開,索性幫著看看大門,打掃打掃衛生,也不再想著回老家了。

何老爺子講到這裡,大江不禁好奇心起,問了一句:“何大爺,您在這廠子呆了半輩子,有沒有見過那個鬼呢?”

何老爺子朝大江笑了笑,“你說沒見過呢?那肯定不可能,但我從沒有像那些後生一樣,面對面的見過那東西。但有時,你躺在屋裡,能聽到有人從屋子旁邊走過,像赤著腳,聲音很輕。有時候,一個人在廠區裡轉悠,會感覺到有什麼東西跟著你,在什麼地方盯著你,可你一回頭,又什麼都沒有。”

“這種事兒,你遇到的多了,也就不把它當回事兒了,那東西從不招惹你,連我養的老狗都見怪不怪了。但廠裡上年紀的老職工都有個習慣,逢年過節和廠裡每回釀的頭罐酒,都要弄一瓶擺在自家的窗臺上,是對大楊二楊的祭奠。多少年了,一直保留下來。但第二天一早,那酒必定被人取走,風雨無阻。但這些年,老人們一個個都走了,估計一年下來也沒幾瓶了。”

大江越聽越覺得離奇,又問道:“就沒人看看到底是誰把酒取走的嗎?”

“怎麼沒有?有,開始時大家還都好奇,有人熄了燈趴在窗臺上等,後半夜時會看到黑乎乎一團,一個人形的東西,拿了酒瓶,像陳風一樣,眨眼就消失不見了。但誰也不敢出屋去追,後來習慣了,也就沒人當回事了。”何老爺子說道這裡,突然好像又想起了什麼,補充道。

“其實最早家家戶戶門口擺酒的時候,酒是從來不會被拿走的,我印象是從七三年廠裡恢復生產時才開始的。而且這習俗,也說不清是從哪來的,廠子周圍的老住戶,很多不是廠裡的職工,過節的時候也會擺瓶酒。”

從何老爺子那轉出來,大江的腦子更亂了一些。照理說,民間的一些鬼神傳說和風俗,和啤酒廠的沉屍案沒有什麼關係。可二楊和釀酒罐裡的屍體死法一樣,廠子裡保衛工作的漏洞又恰恰和這些鬼神的說法有關,這些難道都是巧合嗎?這樣一想,何老爺子花了一早上的時間,把啤酒廠的前生今世原原本本給自己捋一遍,應該也不是閒聊天。可何老爺子兜這麼大一圈,到底是要告訴自己什麼呢?

大江轉出啤酒廠,這才發現時間已過了正午。肚子這時還真覺得有點空。離酒廠一百多米遠的衚衕裡,大江看到有個不大的門臉兒,門敞著,門眉上有個黑底金字的招牌“四友居”。此時正有幾個顧客從裡面出來,應該是個小飯館。

大江向前走了幾步,一股濃郁的滷香撲面而來。大江頓時覺得前心貼了後背,飢餓感被無限的激發出來。索性快走幾步,進了飯館。

這時分,中午的食客大多已經吃完離開,上班的上班,辦事的辦事,七八張小桌擁堵不堪的小店,只剩下一桌兩個客人,反而顯得有點空曠。

這是個老北京典型的家常菜館子,店面、裝修風格、傢俱陳設甚至是碗筷的樣式彼此都大同小異。但大江注意到,這家小店在進門的地方支了口大鍋,裡面熱氣騰騰燉著一鍋的滷煮。

滷煮這種老北京的吃食,很多外地人還真接受不了,腸頭,小肚,肝,心,肺這些豬內臟混在一起,一鍋用滷料慢慢燉,看上去,那些豬下水在渾濁的湯料裡沉沉浮浮,顯得無比驚悚。吃的時候,盛出一碗,放上大塊的火燒,撒上些蔥花,香菜,口味重的還要就兩瓣蒜,那真是難得的人間美味。

那大鍋後面坐著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個子不高,體重不小。敞著大肚腩,正拿個蒲扇,不停扇著。見大江進來,對著鍋滷煮愣神,連忙招呼了一句:“來了您,嚐嚐唄,今兒一早現煮上的滷煮,保證香。”

大江點了點頭,要了一碗。在老頭給他盛滷煮的功夫,餘光瞥見他身邊放了半瓶啤酒,但好象並不是五環,就問了句,“掌櫃的,您再給我來瓶兒啤酒,您守在啤酒廠旁邊,怎麼不喝五環?”

那掌櫃點點頭,笑著說:“滷煮就啤酒,怎麼吃怎麼有。您是喜歡喝五環?”

大江點點頭,卻注意到掌櫃的表情有點不對,好象有話堵在噪子眼兒的樣子。那掌櫃也是個憋不住話的人,左右看了看,見沒有旁人,站起身湊到大江旁邊,低聲說到:“看來您是不

《院上宋村規劃》 第三百三十六章 酒神 (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