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戲魂 (辰) (第1/2頁)
梅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七章戲魂(辰)
皇太后打量了一下小玉蘭,笑著對乾隆說道:“皇兒說的不錯,這女子確有我年輕時的樣子,想來嗓子也是不錯的。”乾隆在一旁陪著笑笑,柔聲讓小玉蘭撿兩個好聽的曲子唱兩段。一邊早有精通樂器的宮女跪在下面,小玉蘭點點頭,隨著樂曲唱了起來。
兩曲唱罷,乾隆又笑著對小玉蘭說,你自己編的《石頭記》曲牌,也拿出來唱一下吧。小玉蘭心裡暗自一驚,這皇是如何知道自己編了新的曲牌呢?但想想,周圍的宮女都聽了許多天了,想來是她們傳出去的。但這新曲牌伴奏的宮女不會,小玉蘭拿過一把琵琶,自彈自唱起來。
這曲子不長,但把薛寶釵自憐自嘆又倔強不服輸的性格完全勾勒出來,曲調又分外的空靈優美。小玉蘭最後一句的尾音剛停,皇太后原本半睜半閉的眼睛也睜開了,笑著問小玉蘭,這曲牌都是她自己寫的?小玉蘭連忙俯身跪下,把自己讀《石頭記》感受,如何摘取了書的辭賦,又如何借用傳統曲牌,從新編創的事一五一十講了一遍。
皇太后聽完,笑著說道:“真是想不到,你一個年輕女子竟有如此的悟性,這《石頭記》我也是很愛看的,你編的好,唱的也好,實在難得。皇兒最有孝心,知道我喜歡,才薦你進宮,那小玉蘭,你平時多來吧,給我唱唱這些新編的曲子,還有,聽皇兒說,你是海寧人?”
小玉蘭跪著點了點頭:“廣泰班大多是海寧人,只是我們出來得早,很多年沒有回過家鄉。”說道這裡,小玉蘭忽然意識到這正是個大好的機會,連忙又給皇太后磕了兩個頭,低聲說:“啟稟皇太后,一次廣泰班在宮裡演戲,出了點意外,衝撞了聖駕,求您開恩,放過戲班吧。”
坐在一旁的乾隆哈哈大笑:“小玉蘭,你認為朕是個昏君不成?為了那次意外,要株連整個戲班?母親大人,皇兒早已給兩江的督撫們打了招呼,不會為難廣泰班,您不必擔心。”
皇太后點了點頭,也笑著說:“皇兒這樣打招呼的話,不是為難不為難的問題了,恐怕這廣泰班已經被他們捧天去了。”
聽到皇太后這麼說,小玉蘭才放下心來。也在這次進宮之後,乾隆來小院的次數多了起來,而且往往一坐一個下午,主要談的還是如何將《石頭記》改編成新戲。小玉蘭這才發現,乾隆的學識淵博,也通音律,而且看問題的角度獨特,特別是對《石頭記》這本書,明顯自己看得多也看得透,在他的點撥下,很快,小玉蘭又創作出了新的摺子戲,而自然也少不了進宮給皇太后去演,慢慢聽小玉蘭的《石頭記》成了皇太后最喜歡的休閒方式。
小玉蘭其實心裡明白,最初時,乾隆可能更看重的是自己在戲劇的造詣,自己可以哄皇太后開心,這是皇孝道的表現。但正所謂日久生情,兩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彼此都從對方身看到了人性閃閃發光的東西。
從小玉蘭被圈在景山的那一刻起,已經明白很多事都無法由她的意願而改變,人要學會接受現實。況且乾隆給她現在的生活,也並非像她原本設想的那麼糟糕。
再後來,乾隆來得多了,索性住在了小院,晚不再回宮。很快,小玉蘭這邊每月的供奉也開始按照嬪妃的標準派放,宮女下人們的數量也增加了很多。但小玉蘭並不看重這些,只是求乾隆把宮裡那幾個通音律的宮女派給了她。
景山裡的小院,按小玉蘭的設想,變成了排練場,每天音韻嫋嫋,笑語歡聲。所有喜歡戲曲的宮女們都有了自己的角色,每日勤學苦練,沉悶陰鬱的禁宮只有在這裡才會變得有所不同。
乾隆有時候來到小院,並不進門,只是在牆邊聽一聽裡面的樂音,稍站片刻又轉回宮去。
很快,小玉蘭依據《石頭記》改編創作了十幾出摺子戲,每一次去皇太后那演,都會得到褒獎,帶回很多賞賜的禮物。但小玉蘭卻發現,這一陣子乾隆雖然經常到小院,但似乎總是很沉默,像有什麼心事。
終於有一天,聽完小玉蘭新排的戲,乾隆和小玉蘭坐在院裡的葡萄架下,乾隆才告訴小玉蘭,自己的母親崇慶皇太后,本來姓錢,是個不折不扣的漢人,海寧大族錢氏的後人。
自古後宮,母以子貴,自己從小深受康雍兩代帝王的青睞,很早被確立為王位的繼承人,但即便如此,因為母親漢人的身份,生母錢氏始終是個嬪妃。後來,不得不認進滿清大族鈕祜祿氏,對外說是四品典儀官凌柱的女兒,徹底隱去了錢家的歷史,改過冊籍才勉強抬了身份,但依舊在朝引起了很大的非議。
母親是江南豪族尚且如此,小玉蘭
《院上宋村規劃》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戲魂 (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