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阿弩
第一章 回憶
有關知識:1、唐軍一軍12500人,軍下設營,營下為團,每團200人(有時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每團轄2 旅,每旅100人,旅設旅帥。每旅轄2隊,隊50人,隊設二隊正。每隊分 為5火,火10人,火置火長。小說中李天郎為團指揮官,為校尉,武威軍為軍級單位。
2、橫刀為唐軍近身肉搏利器,即所謂“唐樣大刀”,刀身窄而微彎,是後來日本刀的鼻祖。
3、陌刀是唐軍步戰利器,陌刀也稱拍刀,為長柄兩刃刀,長約三米,類似三尖兩刃刀,主要是精銳計程車兵使用,威力很大,唐軍名將李嗣業是陌刀好手。
4、牙兵是節度使的親兵,一般是最精銳計程車兵。
5、當時的安西四鎮為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護府則座落在龜茲鎮。
6、吐蕃俗謂強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贊普妻曰末蒙。
7、按史五記載,唐與日本侵朝軍隊爆發的戰爭發生在唐高宗(公元663年左右)時代,而本小說發生的主要年代是唐玄宗(天寶六載,即公元747年左右)時代,因此李天郎照理不可能參與白江之戰,如此安排純屬情節需要。
※※※※※※※※※※※※※※※※
砰砰砰,3聲號炮。
大群飛鳥從棲息的山林間驚惶地飛起,雜亂地穿過西墜的夕陽。
嘈雜的鳥叫消逝之後,一切又歸於沉寂。
從蔥嶺飛旋而來的山風如刀鋒般掠過婆勒川的曠野,將號炮的硝煙一絲絲扯散。
雄渾的崇山峻嶺中,起伏著狼群出獵的嚎叫。
一隊騎兵列隊賓士,掀起滾滾煙塵,隆隆的馬蹄聲中間雜著刀劍的鏗鏘,眾多戰馬噴出的氣霧中,隱現著無數歷經風霜的臉。騎兵後面是整齊的步兵,沉重劃一的腳步和著同樣節拍的鎧甲三#書*網收集整理嘩嘩震動聲,如遠山漸進的悶雷,勢如破竹地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滾動。長長的隊伍沒有人說話,林立的長槍寒光湧動,齊刷刷的陌刀中,間或閃現著一兩個殘缺的崩口。
肆虐的山風捲動著隊伍腳下的塵土,騰騰的熱氣從堅甲利銳裡奔瀉而出。
攝人心魄的軍威使驕橫的風也不得不斂神靜氣,在隊伍面前嘎然止步,只是屏息輕拂隊伍的戰旗。
黑色的戰旗迎風招展,紅色的旗旌尤為醒目,旗面上是紅色的大字“唐”。
朔風野大,乾坤肅殺。
一陣號角悠悠響起,有人高叫:“武威軍虎賁營到營點卯!”
軍營大門轟然洞開……
天邊最後一縷夕陽此刻正沉鈍地墜入連綿的大山後面,略為烏黑的雲彩被勾勒出金黃的鑲邊,映襯著婆勒川上連綿的營帳。
西域傍晚的風是冰涼的,數以千計的旌旗在冷風中翻卷飛揚,拍散了軍營裡嫋嫋升起的炊煙。溫暖的篝火邊,圍坐著一群群甲衣未解的將士,他們忠實的戰馬噴著響鼻,煩躁地刨著蹄子,急匆匆地咀嚼著嘴裡的草料。
這是威鎮西域的安西四鎮的精銳之師………大唐武威軍的軍營。
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微眯著眼,從高高的瞭望塔上鳥瞰著躁動的軍營。自天寶六年(公元747年)5月從安西出發,高仙芝帶領這支大軍經過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再經過疏勒(今新疆喀什),翻過蔥嶺(今帕米爾),過播密川,抵達小勃律特勒滿川,最後與從連雲堡北谷進軍的疏勒守捉使趙崇砒所率3000騎,從赤佛堂進軍的撥換守捉使賈崇璀的步軍會師於吐蕃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掐指算來,出征也有百餘日了,長途的奔襲不僅沒有拖跨這支勞師襲遠的軍隊,反而使他們積聚良久的求戰心情更加急切。眾將士都希望在天氣變冷之前攻克連雲堡,掃除吐蕃軍隊設在西域交通要衝上的障礙,然後高歌凱旋。
“各軍都到齊了嗎?”高仙芝頭也不回。
“大帥,虎賁營步騎2400人馬剛剛到達,現帳下武威軍牙兵、玄甲、虎賁三營人馬並蕃兵兩營皆已到齊,另有六團蕃兵正在入營,至日落時分,全軍除袁德將軍的輜重隊及護衛西涼團外,皆可到齊點卯。”回答的是副將李嗣業,“已有哨騎來報,他們正在特勒滿川以西40餘里,明日晌午前到達。”
輜重隊不僅載有大批糧草和易耗軍械
《朔風飛揚小說全文》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