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見,“本來面目”的內涵就是佛性,是純真的人性,是沒有蒙受世染時的原真心態,它“號涅?妙心,亦曰本心,亦曰本性,亦曰本來面目,亦曰第一義諦,亦曰爍迦羅眼,亦曰摩訶大般若”《五燈》卷19《宗泰》重現“本來面目”就是將相對的知識加以“休歇”,以達到淨裸裸、赤灑灑的精神的源頭,生命的源頭。“本來面目”的特質是澄明、覺悟、圓滿、超越,它既是我們“本來”就有的,也是透過休歇“將要”得到的,更是“現在”也伴隨著我們的。起點即終點,本源即終極。由於它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所以參禪大悟之後,眼橫鼻直,柳綠花紅,山只是山,水只是水,並無奇特之事;《圓悟錄》卷9:“直下襬脫情識,一念不生,證本地風光,見本來面目。然後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由於它又是我們將來要見到的,所以要不斷地清除人性中的雜質,花一番“時時勤拂拭”的功夫;更由於它是現在也伴隨著我們的,所以我們即使置身煩惱,也要參透“煩惱即菩提”的妙諦,《五燈》卷17《慧南》:“行腳人須是荊棘林內,坐大道場。向和泥合水處,認取本來面目。” 使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從心的根源處流露出來。由於人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每個人在現象界的生活中都會有這樣那樣的迷惘和困惑,禪宗因而將重現“本來面目” 作為終極關懷,作為參禪者的頭等大事。禪的慈悲、禪的熱忱、禪的靈智,都在對“本來面目”的關懷和重現“本來面目”的途徑上充分地顯露了出來。

二、“本來面目”與“混沌”、“存在”

與禪的“本來面目”相類似的是莊子的“混沌”、存在主義的“存在”。《莊子?應帝王》說,南海之帝暌,與北海之帝忽,曾受到中央之帝混沌的善遇。混沌沒有七竅,暌、忽為了報答他,使混沌有七竅來吃飯呼吸,就在混沌身上鑿起七竅。等鑿好了七竅,混沌就死去了。在這個寓言裡,混沌象徵天地未開闢前渾整的元氣狀態,亦即相對認識還沒有產生時的絕對本源性狀態。當混沌被開鑿,被強行安上了象徵見取的七竅之後,其完整性、統一性被戕害,混沌不再是混沌,它的生命也就劃上了句號。

在《齊物論》裡,莊子的這種思想表現得更為明顯。《齊物論》說,古代的人認識的最高境界是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無;次一個境界,是承認世界有事物,但事物之間彼此沒有界限;再次的境界,是認為事物間有界限,卻沒有是非;只有最次的人才認為事物既有界限又有是非。是非分明,導致了愛憎分明,這樣一來,絕對的統一的道就被破壞了。《莊子?齊物論》:“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嘗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所以,愛憎、是非、彼此的對立都是由於人們沒有認識到它們原本是一體的。要認識到它們原來是一體的,就要回到“未嘗有物”的狀態中去:愛憎出於是非,是非出於界限,界限由於物的形成,物則產生於“未嘗有物”。要回到未嘗有物的狀態,一個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把聰明才智拋棄掉,將心智剝除淨盡。道家絕聖棄智以迴歸虛明的本源,在本心論、迷失論、開悟論諸多層面上,與禪宗精神息息相通。

一度風靡歐美的現象學、存在主義的主旨,也是對“本來面目”的追尋,其思想與禪宗不謀而合。現象學想要提醒人們的是,必須擺脫、丟掉一些東西,把該“括起來”的都“括起來”胡塞爾,把該“否定”的都“否定”掉海德格爾,真理就由隱而顯地呈現在你的面前。只有括起種種貪慾和野心,否定這個五光十色令人玩物喪志的技術世界,“懸擱”起根深蒂固的邏輯思維和它所構成的一切認識物件,才能明心見性,看到“絕對”,看到“存在”,從而“直面事物本身!”葉秀山《思?史?詩》第123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 現象學的基本精神??把邏輯思維暫先懸擱起來??構成了歐陸人文哲學的靈魂。參卡西爾《語言與神話》中譯本甘陽序《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第17頁,三聯書店1988年版。 存在主義千呼萬喚的“存在”,既不是在時空中的事實“客體”,也不是超時空的自我“主體”,因為“事實”也好,“主體”也好,無非是在主體與客體分化之後、對立之後的片面的知識範疇;“存在”是在知識之前,即在主體與客體尚未分化之前的“絕對的”“本源性的狀態”。《思?史?詩》第144頁。同書第47頁:“卡西爾的‘神話’和海德格爾的Dasein面對的都是‘人’的一種‘原始性’

《禪宗境界經典詩句》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