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76章 放晴 (第1/2頁)

花樣划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長硯微微低下頭,藉助著燈籠昏黃的火光,這才看見了腳下的確有一個小水窪。

葉長硯一個跨步邁過了小水窪,忙轉過身,一邊把手中的傘伸了過去,給梁靖程遮住淅淅瀝瀝的雨滴,一邊將另一隻手伸向了梁靖程。

梁靖晨抓住葉長硯伸過來的手,也是一個跨步邁過了眼前的小水窪,兩人似乎都沒有注意到,彼此的手正緊緊的握著對方的手,葉長硯左手撐著傘,右手牽著梁靖程,梁靖晨則是左手牽著葉長硯,右手提著燈籠,兩人都沒有說話,就這樣慢慢悠悠,朝國子監的大門的方向走去。

果然如同葉長硯在雲峰樓與梁父所言一般,持續的強降雨在五天之後果然有所減弱,而皇帝和朝中諸公接到的最新奏報,南西北三個方向的洪水直逼京畿一帶,除了盛京城和京畿門戶的長平府,其餘京畿周邊的州府,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水。

與此同時,朝廷連發幾道緊急命令,一是從京畿周邊各州府緊急徵調醫館和藥鋪的坐堂大夫和抓藥的夥計,由太醫院牽頭分組前往各個受災的縣分進行支援。

然後由太醫院擬定緊缺藥材清單,由戶部劃撥銀兩緊急採購,若遇緊急情況急需藥材的時候,可以緊急徵調醫館藥鋪現成的藥材。

另外由戶部派專人徵調京畿周邊州府的米糧和柴火,運往受災的各個縣份,根據當地受災的情況,按人頭分發口糧和柴火,若遇受災情況特別嚴重,房屋已經損毀的情況,則由朝廷組織專員搭建帳篷,烹飪饅頭和米粥,分發給受災的百姓。

同時駐守在京畿周邊的軍隊,分赴各受災縣份維持當地秩序,搶修被洪水沖垮的官道,尋找並保護乾淨的水源,為百姓的飲水安全提供基礎的保障。

由工部各職司主官牽頭,與另外幾支軍隊前往各地吊運生石灰,運往各個受災的縣分,務必保證屍體得到妥善的處理和安置。

葉長硯和梁靖程聽到朝廷頒發的命令,心中的焦慮終於是放了下來。

六月二十九這天,持續的強降雨終於是有所減弱了,各地也趁著雨勢的減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抗洪救災之中。

皇帝和朝中諸公,接到各地傳回來的訊息,終於是緩解了壓抑多日的緊張情緒,但當看到各地呈報上來的受災情況,和傷亡人數,臉色不禁再次凝重了起來。

七月初五這天,京畿周邊持續了二十天的降雨,終於是暫告一個段落了,盛京城的百姓也終於是見到了久違的太陽。

由於南西北三個方向,還在往長平府和盛京方向洩洪,盛京轄下的各條江河湖泊,依舊維持著超過了歷史記錄的水位,長平府和盛京的各條江河湖泊,也在最大限量的朝下游洩洪。

隨著降雨的停歇,盛靖程湧來了不少因為洪災而流離失所的難民,由於盛靖程的安防十分嚴密,這些難民無法進入城中,便都聚集在了盛靖程的各大城門外。

朝廷下令開倉放糧,盛京城的勳貴和大戶人家,見狀也紛紛在各個城門外,搭建粥棚,為流離失所的難民提供一碗熱粥。

七月初十過後,長平府和盛京的各條江河湖泊中的洪水,在維持了多日的高水位之後,終於是慢慢退卻了,來到了往年的正常水平。

七月中旬。盛京城通往京畿周邊各州府縣份的官道,也基本上全部已經搶修完畢,在徵調了大量坐堂大夫和抓藥夥計的情況下,各地並沒有爆發嚴重的疫病,屍體也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和安葬。

朝廷為了勸返湧向盛京城,滯留在盛京城各城門外的各地災民,決定按人頭下發賑災錢糧。

對登記造冊民房,按照房屋是否倒塌,以及損壞嚴重的程度,按人頭下發賑災錢糧,同時所有受災的縣份,免除三年的賦稅和徭役,流離在外的災民,還可以就近領取返鄉的資助,幫助他們早日返鄉重建家園。

擁有戶籍的災民,聽到這個訊息,一開始都有些不太相信,但有那膽子大的災民,果然在就近的衙門,領到了資助他們返鄉的銀錢,滯留在盛京城各城門外的災民,都是心情激動,紛紛湧向就近的衙門,一時間衙門外排起了長龍。

而那些從大戶人家逃難出來的丫鬟僕役, 並沒有戶籍,朝廷針對這一部分人,也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他們可以到就近的皇莊勞作,不但一日三餐有供給,還有工錢可拿。

洪水過後,許多建築、道路、橋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這些沒有戶籍的災民,也可以選擇去修繕建築道路和橋樑,同樣一日三餐共計也有工錢可拿。

待到他們有了一定的積

《開局建個茅草屋》 第376章 放晴(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