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議立儲 (第1/3頁)
善與善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王複利在病了兩日後,終於能早朝了。再次早朝時,由安國公楊軒上疏,太子不立,天下不安,請大王聖裁。楊軒一上書,王衍和崔亮都立即附和。楊軒的上疏多少是受王衍攛掇的。王衍說,國公爺,大王已經病了兩日了,也不知王宮中的情況,如今,太子之位未決,一定要只爭朝夕。此刻如不昭告天下,將來萬一哪一天,半夜三更從王宮中傳出密詔,宣哪一個王子承繼大統,還有迴旋餘地嗎?
立太子之事,楊軒雖然沒指望上自己的外孫,但畢竟血脈相連,能爭到最好,爭不到也至少能知道君王複利心意在哪裡,不至於自己兩眼摸黑,不知什麼時候把未來的天子得罪了。於是一早,便有了這封上書。
君王複利一臉不悅,立太子則意味著他身後事不遠了,再加上他剛病了兩日,對生死變得敏感,他祖父死時四十四歲,他父王死時四十五歲,而今年,他四十八歲了,彷彿能看到生命的盡頭,越是看清來路,越對王權和活著都多了貪戀。不停地充實後宮,便是他留戀青春,留戀年輕肉體所散發出來的健康氣息,不立太子,是他留戀權勢,留戀開朝之初,他建立起來的那些風雲際會的歷史場景。人到了知天命的時候,雖然看得通透,但有貪戀心就會生出雜念,就算父子之間,也不可能沒有想法。如今,兒子們一一長大了,沒有欣慰,反倒成了隱患,遲暮之時,他體味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握在手中的權力也時常感覺到是孱弱的,好在,它們是揮霍不盡,此時,他正用手中這股孱弱的力量在與殿內的文武百官抗衡。君王複利想來,心便不悅。可是沒辦法,這是國事,不能不議,國事就該如此,殘酷又無情,沒有溫度可言。君王複利也不應聲,將問題甩給了太師桓楊。
“太師意下如何?”
“下臣與安國公所憂一致。”太師既不得罪朝堂的這些權貴,也不得罪君王複利,更不能耽誤北冕國社稷,得罪未來的天子,畢竟這一代的大王終將成為一堆枯骨。桓楊與星宿一樣識時務,不像之前呂明仕一樣,事無鉅細,都要管一管。
在得到三公之首的太師象徵性發言後,大家都情緒高漲,摩拳擦掌的想辦一件大事,夾在權力大棒之下的小官員顯得格外踴躍積極,尤其是北冕國僅剩的懷姓四宗,彷彿馬上就能改朝換代,被複利王朝修理得服服帖帖的懷姓四宗壓抑太久了,急需新的朝代給他們一個突破口,他們將希望押在未來天子身上。
這些懷姓高階貴族,論文論武都不行,腦子卻非常好,尤其是算賬,比商人出身的楊軒都要厲害。存在了近四百年的懷姓四宗深知,僧多肉少。北冕國建國四百多年,懷姓九宗一直都是北冕國的高階貴族,一等臣民,肉一直是他們在吃,現在他們成了喝湯的二等臣民了,他們又豈能滿意,他們急需一個新王,來重新分配權力,不會有比現在處境更差的了。立國之初,總會有動盪和混亂產生,這就是他們盼望的。
昨日緣遙就在江波殿說起過懷姓四宗。“懷姓四宗在國事上,他們既不團結,對於失去的四宗並不心痛,也不肯多花一分力氣,導致四百多年的基業一盤散沙,其中不乏馮志之流,只願意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不懂,朝堂之上,不進則退,只願沽名釣譽、因循守舊的他們已經被庶族追趕。”緣遙算準了,懷姓四宗是北冕國的根基,一定會擁護宗法制度,果不其然,在支援嫡王子繼位中,有懷姓四宗的三人。緣遙看透了懷姓四宗。“在不需要動刀動槍的、只耍嘴皮子的朝堂上,懷姓四宗一向大方,他們一向都是抱團取暖。”
辛彥之不明白,同是懷姓的緣遙怎麼會這麼看不上自家祖宗?
在立儲問題上,懷姓四宗意見一致,在這些文人的眼中,北冕國的禮,就是秩序,不僅僅是敬天愛民、敬神祭祖,更在於宗法制,只有明確這一點,才能君君臣臣,各自安分守己,因此,他們堅決擁護已施行了四百多年的宗法制。而且,他們也有著朝堂上的深思熟慮,嫡王子緣遙離京四年,在京城根基還不穩,易操控。
沒有支援緣遙的是寶氏子駱,他贊成四王子緣瑞承繼太子之位,寶氏一族雖是懷姓四宗,亦看不慣三宗的沽名釣譽,早已與其他三宗分道揚鑣,多年都是我行我素。
支援緣遙的還有親家辛勖,謝氏一門。作為嫡王子,緣遙繼太子之位本無可厚非,卻被朝堂之上百官們結成的黨派攻擊的一無是處。反對嫡王子緣遙承繼太子之位的主要以楊軒和王衍為首。楊軒與王衍一樣,既然緣遙不能為我所用,就要千方百計讓他無用,他們不在乎黨同伐異,陷害忠良。
“嫡王子離京四年,遠離
《風起北涼筆趣閣》 第2章 再議立儲(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