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5章 消失的幾款電子產品 (第1/5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面聊了很多吃的,還有各種消失和慢慢淡出歷史舞臺的各種生活用具,基本上都是米雲青少年時期的物件,除了這些,米雲的童年有沒有電子產品,其實也是有的,90年代也有有限的電子產品,而且已經普及到大部分農村了。收音機、錄音機、錄影機、vcd,電視機,遊戲機都算是米雲童年的主要電子產品,除了收音機和遊戲機外都算是大件,都是米雲能經常接觸到的電子產品,大哥大和bp機雖然有,但不是米雲能用到的,米雲在初中的時候,米雲父親用過一段時間的bp機,米雲也沒有怎麼去接觸和玩耍。

黑白電視機是離不開的話題,在80後和90後的心中一定會佔有一定的位置,在那個年代的精神食糧很多都是黑白電視機帶來的,米雲最喜歡的就是動畫片和武俠電視,基本上每天都會守在電視機前,準點收看動畫片和電視劇,那時候的黃金檔電視劇時間真的就是黃金時間,一家人都會放下手中的事觀看電視,小孩子白天和晚上都能組團看電視,大人們就只能晚上集體看電視,曾經有一段時間米雲記得,好多家庭都會固定在某一家的大門外集體看電視劇。原因米雲就不得而知了。

以前的黑白電視機,那時看電視不用聯網,不用安裝有線電視,也不用機頂盒,更加不用開會員,就靠一根電視天線,加上電視機上的天線,就可以收看到50個以上的臺,隨便看,只不過是那時的電視機是黑白的,而且影象也不清晰,有很多的雪花點。還可以安裝太陽能鍋的天線,可以多收二十個地方臺,米雲家的黑白電視就能看三四個電視臺,還有兩個電視臺不清晰。

現在的電視清晰,尺寸大,而且是液晶的,就是看電視的人少了,看個電視不要裝寬頻就是要機頂盒,還要開一堆的會員,看60秒以上的廣告。看電視要交各種費用,再加上網路和手機的發達,電視機基本上都成了花瓶,只能當裝飾品了。

米雲記得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電視機還未普及。當時彩色電視機一般為黑白兩色,一種是黑白電視機。因價格較高而廣受歡迎。但米雲印象中,那個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黑白電視了,米雲去過村裡和隊裡多戶人家,沒有發現誰家沒有一臺電視機的人家,再窮的家庭基本上都能保證有一臺黑白電視機,都在顯眼的位置放著,進去就能看到,講究的還專門買了黑白電視櫃臺。集體觀看露天電影,幾個村的人擠在一起看,萬人看電影,米雲能理解,電影那個年代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家庭影院,擁有一套vcd家庭的使用者並不多,一村一組可能就戶,村幹部家庭一般都沒有那套裝置。

90年代,就不用說洗衣機和電冰箱了,至少在米雲上初中的時候,米雲居住的兩個村子裡,能擁有家庭洗衣機和電冰箱家庭的都沒有見過。到米雲上高中以後,可能農村有些家庭可能會有配置甩桶機,就是甩乾衣服的洗衣機,只帶甩幹功能,不支援洗衣的機器。

越往後,生活條件越好,尤其是2000年中期以後,電冰箱開始流行起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這些產品也漸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2000年後期,彩色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等都是比較時尚的電器。

90年代,彩電就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擁有彩電的第一批使用者基本上都是村裡的萬元戶級別,米雲的小舅在第一個村子的時候就買了彩電和vcd,卡拉ok音箱,還有摩托車,說明在90年代,只要家裡有錢,還是能買上一些時尚電器產品的,就在偏遠農村有一些電器已經開始流行了,在90年代中期甚至2000年左右開始流行了。

那個年代只要有門手藝,就容易賺錢,最先發家,小舅是十三歲就跟著外公開油廠,後來獨立運作油廠,至今為止都還在開榨油廠,只不過榨油機用手動,半自動,換成了全自動榨油機,小時候米雲都還會經常去油廠幫忙,小舅家的油廠就開在米雲家的午後不到十五米的距離,米雲家的舊址就是村裡原來的榨油廠,是村裡的集體財產,改革開放後,變賣成了私產。

米雲也是後來聽母親講的,也是無意中講出來的,公家的油廠裝置都打包賣給了外公,外公在村裡經營了四五十年,當了三十年的村支書,多少還是有點作用的,有國家編制的村支書,建國前後就是村裡的村支書,村裡那時候的木匠也值錢,家裡的座椅扁擔籮筐櫃子都得靠木匠,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用到木匠,還有泥瓦匠等各工種都是能賺錢的職業。最先發家經商的都可以最先買上那個年代最流行的家用電器產品。

那些90年代到2000年風靡一時,

《80後的回憶韓國女團》 第175章 消失的幾款電子產品(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