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東莞之行(下) (第1/2頁)
金面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完飯,坐著閒聊休息了一會兒。表姨夫開車帶眾人去了鴉片戰爭博物館。許多有點兒小確幸,她出去玩有個癖好,不愛逛街,專愛鑽當地的博物館。曾經出差去西安時,為了去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她八月份的天氣,足足在太陽底下曬了近兩個小時才買到票(免費領票的地方隊伍更是一眼望不到頭)。當然進去消磨了近一天的時間,感覺相當不虛此行。
鴉片戰爭博物館相當大,看宣傳資料上寫有80萬平方米。裡頭有林則徐硝煙池跟虎門炮臺舊址。許多靠近林則徐的塑像時,有種百感交集的心情。
林則徐此人,是位典型的封建士大夫。這位以禁菸運動著稱中國近代史的民族英雄,其實並不反對吸食鴉片。禁菸的初衷只是為了解決白銀外流問題。他晚年還主張內地種植鴉片來抵制“洋土”,曾曰“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民嗜洋菸而不嗜土煙。”
許多當時讀到這段歷史資料時,整個人都不好了。三觀受到了重大沖擊啊!她高中歷史課本幾乎倒背如流啊!果然真相不等於事實。
鴉片戰爭開戰之際,林則徐曾經花巨資從美國人手裡買了千噸巨輪“劍橋號”,裝了34樽大炮在上面,相當具有戰鬥力的大殺器了。前方高能預警來了。林公沒把船讓人開到海上跟英軍對峙,而是將船橫放在珠江口,作為海上路障跟炮臺使用。英國人怎麼可能放過這艘癱瘓的巨輪,他們爬上來,連船帶炮地開走了。
這不科學,可事情就是這麼神奇地發生了。
許多默默地看著林則徐的生平事蹟介紹,偷偷跟許婧、許寧咬耳朵,恰逢其時這個詞真心重要。林則徐卒於奔赴鎮壓農民起義的赴任途中,完美地走完了民族英雄的一生。這要是再遲上幾年,是非功過後人還說不清楚該怎麼評價呢。
講完話覺得自己太刻薄了。許多又輕輕拍了拍自己的嘴巴。她太焦躁了,缺乏平和和寬容,總以一種莫名的敵意去看這個世界。其實無論是林則徐還是他飽受詬病的接任者琦善,換個人又能做到哪一步呢?大廈將傾,無論個人如何力挽狂瀾,歷史的巨輪總會堅定地碾過。
站在溫暖的東莞,許多卻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跟歷史相比,個人是何其的渺小。她能改變的了什麼呢?
逛博物館花了半天的時間。許爸後悔沒帶相機出來,他問單位宣傳科的同事借了的,但走得太急,落在辦公室裡頭了。許多一點兒也不喜歡旅遊時拍拍拍。她這人有些怪癖,不愛記日記不愛拍照,經歷過看過的東西,能記住就記住,記不住乾脆拉倒。所以許婧跟許寧都一臉惋惜時,許多臉上的笑容還是丁點兒未變。
許爸的心情就複雜了。他總覺得這個二姑娘吧,其實對出來旅遊並不期待,有種“你們高興就好,我配合”的意思在裡頭。可幾個孩子裡頭跟妻子矛盾最深的就是二女兒啊,而且這孩子對另外兩個孩子的影響力超乎想象。
大女兒曾經跟他談過,要不是妹妹一步一步強行推著,她根本不可能考上微小。到現在大女兒都上中專了,每次放假回家,多多還給她姐劃重點,講解她姐上課沒聽懂的部分。而且就大女兒講,老二講的比她們老師上課清楚明瞭多了。
許爸心情微妙。兩個女兒,大女兒開口早,六個多月就會講長句子了。人家問她怎麼還不會走路啊。她還唉聲嘆氣地錘錘自己的腿:“沒辦法,腿上沒勁啊。”長大了卻不見早慧。這個老二呢,從小就不太像個孩子,三個人當中她倒像個老大,從來都不會向他跟妻子提出任何物質上的要求。這一年來,愈發沒有孩子勁兒了。十三歲的小姑娘,老成的跟三十歲一樣。自己的小兒子,現在掛在嘴邊的就是“二姐說”。搞得他既欣慰又心酸,孩子太懂事了,肯定是家長做的不到位。
許爸想,他得單獨找二女兒談談。可是他又直覺即使談了也不會有太多的改善。因為有些事情,二女兒似乎看得比他更清楚,而且她也不是不理解,只是抱著一種“我理解,但我不接受”的態度。至於跟妻子談,他也不抱什麼希望。妻子生性強硬固執,想要改變她,同樣千難萬難。他頭痛地揉揉太陽穴,能怎麼辦呢,只好他來當這個潤滑油,讓兩邊別火光四濺地起摩擦就好。
許爸想得太樂觀了。他忘了一個重要的客觀條件,目前,他並不住在家中。
許媽買了很多海螺跟珊瑚。攤主看她是遊客,想宰客。表姨直接上粵語交流,以報價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給拿下了。許爸覺得太多了,他們家根本擺不下。許媽雙眼冒光地不停挑:“怎麼可能擺不下。”
《重返十三歲小說完整版》 第54章 東莞之行(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