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章 招賢 (第1/2頁)

蕭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8章

招賢

王府書房,朱朗伏案書寫,片刻之後,朱朗放下手中毛筆,輕輕吹乾紙上墨跡

紙張上字跡顯露出來

“小王本遠藩宗室,何敢寄望大統,先帝蒙難,國事艱難,眾位大人不以小王卑鄙,以拳拳之心,欲令小王監國,凝聚人心,再圖興復我大明江山社稷”

“小王自知德行淺薄,自知此事後,日夜戰戰兢兢,唯恐有負國家社稷”

“古語有言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吾聞有陳子壯,何吾騶等先生,皆為隆武重臣,國家棟梁,如今亦隱居粵省鄉間,此時國事飄搖,正需賢臣用命……”

經過弘光隆武兩朝的濫封,這天下的官職已經開始隱隱有些不值錢了

不說弘光朝,光是隆武朝,根據朱朗的記憶,似乎就一氣封了二三十位內閣大學士

這些人有的不看好大明前景,避而不受,有的則是道路遠隔,還未動身,隆武朝就已經覆滅

是以如今大明的鄉野之間,便存在著大量名位甚高的高官大吏

而在粵省中,陳子壯及何吾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陳子壯便是後世與陳邦彥齊名的三忠之一,只是此人現在的官職可比陳邦彥大的多,實打實的隆武朝大學士

而且此人久經宦海,是一步步爬上高位的積年重臣,在士林間久負盛名,不是蘇觀生那種因為擁立得封的驟進之臣

何吾騶更是一直在隆武朝中樞任職,此人甚至是跟著隆武帝逃到汀州的大臣之一

據傳這人在隆武帝遇難時,恰巧摔落馬匹,因為養傷沒跟在隆武帝身邊,因此保得一條性命,逃回廣州

隆武帝遇難的訊息也是此人最先傳回的廣州,至於他是真的恰巧避過亂軍,還是半路就已經準備逃離,就誰也不知道了

朱朗要把蘇觀生調入朝中,總要有個正經的由頭,既然蘇觀生一人入朝太扎眼,那他就索性多招幾個,堵住那些人的嘴

而這封奏疏,便是他調人的由頭

他桂王禮賢下士,訪賢於鄉野,這有錯嗎,這沒錯,有朱朗這麼個虛懷若谷,尊賢敬長的明君,你們這群大臣就該偷著樂了

這封奏疏除了給調蘇觀生找理由外,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調陳子壯入朝

這也是朱朗早就計劃好的事情,不僅是陳子壯,日後朱朗還要繼續把那剩下的張家玉也給找到

說實話,朱朗對這三人的實際能力並不瞭解,哪怕接觸過了陳邦彥,他也不敢確定陳邦彥是否就真是經世治民之才,陳邦彥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剩下的兩人了

對這三人,朱朗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忠貞

但朱朗要的恰恰就是這個忠貞,滿朝文武,各個都高喊著忠於大明朝,到底誰忠誰奸,朱朗根本分不清楚

不要說朱朗分不清楚,沒到真正要做出抉擇的那一刻,恐怕連這些大臣自己也不清楚

這三人皆是後世已經證明過的人物,如今清軍眼看就要進攻粵省,這時候他要的就是這些誓死不降的忠貞之臣

一座關隘城池,交給誓死不降,抵抗到底的大臣,和交給可能降清的大臣,那是足以決定整個戰場態勢的大事

朱朗現在只愁知道的忠臣不夠多,若是他能一氣找出十幾個忠臣,等他真正掌握兵權以後,他就能把這些人全數派往前線,鎮守關隘要道

這樣他才能真正安心發展後方,不用擔心哪天睡著了,清軍卻摸到自己的床下

朱朗為什麼非要讓陳邦彥留守廣州,不也同樣是因為知道這個人絕不可能降清嗎

當然,朱朗雖然是準備以訪賢入朝的名義,給蘇觀生入朝做準備,但他顯然也絕不會將蘇觀生的名字寫在這封奏疏裡

如果他敢把蘇觀生的名字列入這封奏疏,就是他再大義凜然,前朝丁魁楚那三人也絕不會同意這封奏疏

只要前朝同意這份奏疏,等蘇觀生領兵入京,成為既定事實後,朱朗便可以這封奏疏的名義,堵住一眾大臣的嘴

奏疏上明明寫了是召陳子壯,何吾騶等大臣入朝,既然是等,那肯定就不是隻有兩人

陳子壯,何吾騶是隆武大學士,人家蘇觀生也是隆武大學士,我桂王招一個是招,招三個也是招,憑什麼不能把蘇觀生招入朝中

我堂堂桂王殿下,夙興夜寐,為大明操碎了心,旨意上寫的清清楚楚,你們這些大臣不能體會上意,難道還能怪他朱朗不成,這肯定不能啊

當然了,哪怕這些藉口能堵住朝中眾

《永曆皇帝》 第18章 招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