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章 長城,三 (第1/2頁)

糕糕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20年3月2日,北京時間早上八點三十分整,“崑崙號”最下層,也是第三層艙室。

孫建國早早地在這裡等著,楊愛民眾人也準時到了這裡,站在孫建國旁邊的還有一箇中年男人,眾人都沒有見過。

這個中年男人走到了大家面前,敬了個軍禮,字正腔圓地說:“大家好,我是周克,‘天鯨’的操作員,和張衛張艦長服役的時候在同一艘潛艇工作,我是張艦長的輪機長。”

說完後就站在了眾人旁邊,剛毅的臉龐面無表情。

“同志們,今天呢,讓大家來這裡是為了讓大家熟悉一下這裡的結構,我們以後主要工作都將在最下層進行,等會讓孫船長帶大家熟悉一下這裡。現在讓大家看一看我們這次任務的潛航器‘天鯨’。”楊愛民對大家說,轉身看了下孫建國,點了點頭。

孫建國轉身走到艙室旁邊,按下了艙壁上的一個按鈕,隨著孫建國的動作,眾人面前的幕布緩緩地升了起來。

一艘彷彿來自未來的龐然大物映入眾人眼簾,看起來像個完美的工業藝術品。楊愛民看著它,眼裡閃著光,像是看著自己的孩子,驕傲,充滿自豪。

它就靜靜地匍匐在那裡,支架將它撐離了地面大約有半米高,銀灰色的反光塗層在燈光下是如此耀眼。

整個看起來像只沒了大鰲和腿的螃蟹,四條機械臂放置在表面的四個凹槽裡,從側面頂端分別向上向下20度放置,長度延至尾部,像兩條大大的傷疤刻在了上面。

橫向中線整個附滿了燈帶,藏在厚厚的玻璃下面。兩側光帶上方有四個類似飛機發動機尾部的洞口,裡面裝著螺旋槳,更像是飛機的渦扇發動機。

正面中線兩側兩個圓形觀察窗像是螃蟹的兩個眼睛,艙內燈光沒有開啟,看不清裡面構造,只有玻璃反射著周圍的一切。

觀察窗靠下中間位置有兩個洞,裡面放著兩個球形物體,看起來像是聲吶,螃蟹被堵住了鼻孔。球狀物下方還有六個方形玻璃視窗,最上面兩個正對前方,裡面裝著兩個攝像機。

中間兩個則向內傾斜了 15度角,兩個大功率冷光探照燈安置在內。最下面兩個安裝著不知名裝置,和上層中間兩個剛好相反,向外傾斜了15度角。

下面還有個類似艙門的開口,奇怪的是這扇艙門上還有兩個手指大小的洞,裡面像是還放著什麼東西。

兩排八個圓環掛鉤鑲在更下面一點的位置。

底部平坦光滑,像是螃蟹的肚子,微微鼓起。

從中部開始向尾部開始收緊,弧度卻並不大,尾部一個大大的螺旋槳安放在那裡!整個造型像是被稍稍壓扁的紡錘體,被截掉了尾巴。

張衛在這時候走了出來,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我全程參與了‘天鯨’的設計和建造過程,又有過在潛艇上服役經驗,所以我擔任了這次任務的總技術顧問,並且擔任‘天鯨’的駕駛員。”

張衛頓了頓,繼續說:“‘天鯨’開始設計於2013年1月,2013年6月的時候設計定型,由中科院和海軍潛艇部隊共同完成。

它的外殼整體是用高硬度,高剛度,高韌度的新型鈦合金製造而成,空艙總重32.3噸。整個外殼有四層,外表第一層就是鈦合金層,整體用熱衝壓工藝鍛造而成,平均厚度為200mm,最厚處超過400mm。

第二層是用鈦合金製造的中空球形抗壓層,總數共計345個,在第三層複合材料外殼接觸處設有孔洞閥門,作為附加配重艙灌注海水配重。

第三層複合材料和第四層複合材料中間的空艙厚度為30cm到60cm。設有水密隔倉,總容積10.3立方米,也可灌注海水配重。

第四層下面就是‘天鯨’的核心,控制室和動力艙都處於這裡。

動力艙使用的是高能核燃料電池,驅動電機帶動螺旋槳,同時也是‘天鯨’的能源中心。

控制室和動力艙之間還有一個隔倉,隔倉被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裡面是氧發生器、空氣過濾器和其他裝置。下層就是‘天鯨’的控制核心:‘共工’電子計算機主機。”

可能是有些口渴,張衛拿出了隨身攜帶的軍用水壺,上面的油漆已經斑駁,露出了不鏽鋼表面。他喝了口水繼續說:“‘天鯨’共有四隻可全形度旋轉的電訊號液壓驅動機械臂,配有兩個大功率探照燈,兩個水下高畫質快速攝像機,六個聲吶,還有兩個生物電探測儀,一副潛望鏡,一個深海遙控機器,通訊方式為水聲通訊。

而且根據每次下潛

《長城藍色海洋》 第4章 長城,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