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孫承宗. (第1/2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車輪滾滾,與魏忠賢簡短交談後,他便被遣去籌劃挖壕之任務。
馬車稍頓,朱由校親啟古卷,乃萬曆年間珍稀考成奏本,自古今通集庫中精心蒐羅而來。
張居正其人,功過是非,眾說紛紜。
譽者稱其為“宰相之楷模,曠世奇才,救世之良相”;謗者則斥其專橫、搜刮、擅權、擾民。
其改革於大明之利弊,難有定論,然考成法之創設,確為提升行政效能之良策。
此法精髓在於定責明考,為六部、都察院官員分派任務,設定期限,並詳錄三份,分置各處,以資稽考。
月查季報,違者必究,六部、六科、內閣層層監督,環環相扣,若有欺瞞,嚴懲不貸。
此舉使內閣實權得以彰顯,自朱元璋廢相設閣以來,內閣首次真正掌握相權之實。
昔日內閣,僅為詔書起草之地,無權無勢。然仁宗、宣宗早逝,幼主臨朝,張太后與三楊輔政,內閣漸露崢嶸。
然其權終屬非法,奏章仍需入宮稽核,即便是張居正權傾一時,亦不能免。
張居正之考成法,雖未使內閣完全取代相權,卻大大增強了其影響力。
六部督地方,六科察六部,內閣再督六科,形成嚴密監督體系,張居正方能權傾朝野。
然其逝後,考成法廢,內閣失勢,但六科言官對六部之監督猶存,黨爭由此愈演愈烈。
朱由校手執考成條例,筆走龍蛇,心中已有計較。
他深知,欲解黨爭之困,需從官員能力入手,不拘一格,唯才是舉。
黨爭紛擾,皆是大明臣子之爭,皇帝當以寬廣之心,論跡不論心,升降有據,方能穩定朝綱,確保國家機器運轉無虞。
“陛下,已到。”
劉時敏之聲打破了車內靜謐。朱由校回過神來,下車之際,群臣跪拜如儀。
他望向孫承宗,新官袍加身,即將赴遼東重任。
“孫師此行,朕心憂慮,特來相送。”
一番肺腑之言,盡顯君臣情深。
臨別之際,朱由校又賜遼東免賦三年之恩典,孫承宗感激涕零。
更有一精緻小盒贈予孫承宗,內藏深意。
監軍之缺,朱由校自有考量,暫不派遣,以示信任與厚望。
然而,對於遼東局勢,朕心猶有掛礙。
恰逢孫師遠赴遼東,朕雖無重禮相贈,卻欲以親手所制之盒相托,寓意深遠。
朱由校親執寶盒,輕置於孫承宗掌心,言道:“此盒乃朕心血所凝,其上之鎖,唯雙鑰可啟,一在朕手,一歸孫師。”
“孫師至遼東,若有肺腑之言或所見所聞,皆可書密信置於盒內,遣心腹送回,以通朕心。”
“此盒既鎖,除朕之外,擅啟者,必遭嚴懲,禍及三族。”
言畢,朱由校環視四周,威壓四溢。
孫承宗感激涕零,拜謝道:“陛下隆恩,臣誠惶誠恐,敢不效犬馬之勞?”
心中暗自思量,此盒在手,遼東之行,何懼讒言構陷。
然旁有異議者,喧囂而起,言此舉違禮。
朱由校不以為意,只道:“時光荏苒,孫師且行,珍重為上。”
孫承宗再拜辭行,登車而去,朱由校目送其背影,心中默唸珍重。
忽聞撲通一聲,楊漣跪於車前,冒死直諫:“陛下千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境?臣懇請陛下移駕回宮。”
朱由校聞言,腳步一頓,轉首冷笑:“卿欲效海瑞,觸朕逆鱗乎?”
一語既出,滿場寂靜,錦衣衛劍拔弩張。
楊漣不屈,直言諫道:“臣雖不才,然心繫社稷,南苑非陛下久居之地,望陛下三思。”
朱由校冷笑更甚,憶及海瑞往事,遂言:“海青天亦自微末而起,卿既欲效仿,朕便賜卿一縣教諭之職,待卿成就楊青天之名,再言進諫不遲。”
楊漣愕然,爭辯無果,韓爌見狀,連忙上前解圍,言諫言乃臣子本分,不應因此受罰。
朱由校淡然以對:“朕非罰之,乃試之。若卿真有海瑞之才,朕自當傾聽。若無,則何須多言?”
言畢,目光如炬,直視韓爌,似有深意。
韓爌心中一凜,不敢再言,只請陛下回宮,以防不測。
朱由校微微一笑,似有成竹在胸,步入馬車,揚長而去。
\"汝之好奇心,竟至於朕餐食幾碗米乎?\"
\"陛下,臣……
《大明第一君王》 第15章 孫承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