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物價。 (第1/2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目睹朝堂之上,群臣面露窘態,若非現實非幻夢,朱由校恐已怒髮衝冠爆炸了。
畢自嚴一語驚醒夢中人,提及遼東犒賞,勾起了明末那段令朝野皆輸的往事。
萬曆遺詔,百萬銀兩犒軍遼東,豈料此舉非但未安軍心,反致物價飆升,猶如烈火烹油,令人驚心動魄。
米價之貴,從二兩至四兩,乃至七兩一石,飆升之速,猶如狂風驟雨。
及至天啟元年,遼瀋淪陷,神宗犒賞銀至,米價更是飆升至十二兩一石,物價飛漲,戰爭與犒賞,二者共舞,推波助瀾。
朱由校龍顏大怒,穩坐龍椅,冷聲喚道:“李汝華何在?”
李汝華聞訊,戰戰兢兢,應聲而出。“遼東兵馬幾何?”
朱由校質問。“回陛下,遼東鎮原有八萬兩千,外加北調十八萬,共計二十六萬。”李汝華顫聲答道。
“二十六萬?”
朱由校冷笑,心中暗道:此數不實,能戰之士,恐不過六萬之眾。
隨即,他毅然決然:“每人發銀二兩,共五十二萬兩,再從太倉撥糧二十六萬石,以資犒賞。”
李汝華領旨,叩首謝恩。
然而,朝臣中不乏異議之聲:“陛下,百萬白銀犒軍,乃神廟遺命,違背此旨,大不孝也!”
更有人憂心忡忡:“犒賞訊息已傳至遼東,若此時收回,恐動搖軍心。”
朱由校冷眼旁觀,反問:“神祖遺命必發白銀否?”
眾臣啞然。
他再言:“恐傷軍心?朕聞遼東糧價四兩一石,發糧豈不勝發銀?”
言罷,他語氣一轉,凌厲逼人:“莫非爾等貪墨犒賞,畏罪心虛?”
眾臣惶恐,連連否認。
朱由校不再糾纏,轉而對兵部尚書黃嘉善下令:“遣遼東兵馬五千,進京運犒賞,再由騰驤四衛營接管,朕欲一窺遼東軍容。”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無人再敢多言。
末了,朱由校環視群臣,擲地有聲:“多事之秋,爾等當各司其職,勤勉盡忠。實幹興邦,空談誤國。朕不辨忠奸,但求實效。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熊廷弼守土有責,朕不妄加罪名。而若有人僅憑蜚語,妄議重臣,朕必嚴懲不貸!”
一番話,擲地有聲,震撼朝野。
言畢,朱由校銳目掃視殿下群臣,尤其是都察院的眾卿,擲地有聲:“爾等行事孟浪,自今而後,凡上疏彈劾,務求實據,人、事、時、地、因果,缺一不可,以免訛傳誤國,違者嚴懲不貸,輕則削職,重則抄家!”
言罷,他重擊驚堂木,威嚴盡顯,“諸卿可曾明瞭?”
“臣等謹遵聖命,不敢有違。”
群臣俯首,方從哲更是率先叩拜,心中暗自讚歎:“聖上此令,妙哉!御史風聞之弊,一朝得解。”
“退朝。”
朱由校語畢,袖袍一揮,轉身步入後堂,留下滿朝驚愕與議論。
“陛下,此舉恐有不妥……”
有臣子急呼,卻只見帝王背影,未被理會。張問達愣立原地,心中五味雜陳:“彈劾若需鐵證,御史何以為繼?”
方從哲則淡然步出文淵閣,心中暗忖:“伴君如伴虎,陛下心意已決,考成法恐將接踵而至,吾輩需早作打算。”
他深知,揣摩聖意,自己在大明朝內,僅次於葉向高。
秋風漸起,方從哲心中暗自盤算:“能者居之,庸者自退,此乃陛下之意。
吾輩當激流勇退,以保清名。”
日已西斜,朱由校自文華殿歸,決意留宿宮中。於乾清宮祭拜泰昌後,他面對太監團體,宣佈改革大計:“設內務、司禮、內財、典察四府,以明權責,精簡機構,爾等需速行,勿使宮闈生亂。”
眾太監聞言,既驚且懼,唯恐再遭整頓之禍。
朱由校卻話鋒一轉,展現仁君之姿:“朕再撥內帑,建養功莊,以恤老閹,保其晚年無憂,此事由爾等四人共督,必選德高望重者管之,勿使受欺。”
此言一出,眾太監感激涕零,齊呼:“皇恩浩蕩,奴婢等萬死難報!”
朱由校此舉,不僅整肅了內廷,更贏得了人心,一時之間,宮內宮外,皆嘆聖明。
太監貪財之由,實乃晚年無依之虞。
為解此困,彼輩唯有雙管齊下:一者聚斂財富,以防貧病交加;二者廣收義子,冀望身後有人緬懷,歲時節令,香火不斷。
朱由校輕揮墨
《大明第一醫聖》 第18章 物價。(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