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群雄割據 (第1/2頁)
雅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燈初上,窗外的城市沉浸在一片繁華喧囂之中,車水馬龍,霓虹閃爍。我卻獨坐屋內,被檯燈籠罩在一小片光暈裡,四周堆滿了古籍史書,宛如置身於歷史的孤島。手指輕輕滑過那些記載著千年風雲變幻的紙張,我的思緒悠悠飄遠,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豪傑並起的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這首《赤壁》,每每讀來,總讓人不禁遙想三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可如今,我要探尋的,是它的前奏——群雄割據,一個更為混亂、殘酷,卻也同樣充滿傳奇色彩的時期。
在董卓之亂後,東漢王朝的天下,已然分崩離析。各州郡,諸侯們紛紛擁兵自重,劃地而治,猶如一盤散沙,卻又各自虎視眈眈。這是一個沒有絕對王者的時代,只有無盡的爭鬥與權謀。
且看袁紹,這位出身“四世三公”名門望族的豪傑,在冀州之地,手握青、並、冀三州大權,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沮授、田豐,智謀超群,為他出謀劃策;顏良、文丑,勇冠三軍,替他衝鋒陷陣。一日,袁紹在冀州府中與眾人商議軍政大事,他高坐主位,目光炯炯,掃視一圈後,開口道:“如今漢室衰微,吾等既已手握重兵,當為天下謀太平。聽聞曹操在兗州招兵買馬,勢力漸長,諸位有何良策?”
謀士沮授起身,微微一揖,沉聲道:“主公,曹操此人野心勃勃,不可不防。當下,我軍兵強馬壯,宜先穩固根基,廣積糧草,再圖南下,可一舉平定中原。”
田豐也跟著附和:“沮授所言極是,主公萬不可操之過急,輕舉妄動。”
袁紹手撫鬍鬚,微微點頭,心中卻另有盤算。
而在兗州,曹操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著自己的勢力。他迎漢獻帝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佔盡政治優勢。麾下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親族猛將,忠心耿耿;又有荀彧、郭嘉等絕世謀士,智謀過人。一次軍事會議上,曹操聽聞袁紹有南下之意,大笑三聲,而後對眾人說:“袁紹雖有大軍,但其人優柔寡斷,不足為懼。吾有天子在手,名正言順,只需穩紮穩打,必能破袁。”荀彧在旁,微笑著補充:“主公所言極是,當下當務之急,是積聚力量,安撫百姓,待到時機成熟,便可揮師北上。”
江東之地,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志,以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得兵馬,迅速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孫策年輕氣盛,勇猛非凡,所到之處,敵軍望風披靡。一日,孫策與周瑜並騎巡視軍營,看著麾下士氣高昂計程車兵,孫策豪情萬丈地說:“公瑾,如今江東初定,我等兄弟齊心,必能成就大業。我欲西進,與曹操、袁紹爭雄,你意下如何?”周瑜拱手笑道:“伯符兄壯志凌雲,瑜願效犬馬之勞。只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不容小覷,我們當步步為營,發展水軍,以待良機。”
荊州劉表,佔據荊襄九郡,地廣人多,帶甲十餘萬,本可大有作為,卻生性多疑,胸無大志。在荊州的州牧府中,劉表時常宴請眾將,看似歌舞昇平,實則暗藏危機。一日,劉表聽聞曹操與袁紹有隙,便召集蒯越、蔡瑁等謀士商議:“如今北方局勢動盪,曹袁必有一戰,我荊州當如何應對?”蒯越進言:“主公,曹操勢大,若曹袁交戰,勝者必圖南方。我等宜加強防禦,嚴守疆土,萬不可捲入紛爭。”蔡瑁卻在旁嘀咕:“我看曹操未必能贏,說不定袁紹會大勝,到時候我們可不能站錯隊。”劉表聽後,眉頭緊鎖,猶豫不決。
在這亂世之中,戰爭頻繁爆發,殘酷無比。每一場戰鬥,都是生與死的較量,是血與火的交融。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耳欲聾。士兵們手持利刃,衝鋒陷陣,或為理想,或為生存,或為背後的家園。
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的兩大軍團對峙,堪稱決定中原歸屬的生死較量。曹操糧草將盡,幾近絕境,卻憑藉著郭嘉、荀彧等謀士的奇謀妙計,以及將士們的拼死奮戰,奇襲烏巢,大破袁紹。那一戰,火光沖天,照亮了整個夜空,袁紹的七十萬大軍土崩瓦解,只留下滿地的殘骸與失敗者的嘆息。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率大軍南下,志在統一天下。面對曹操的洶洶來勢,孫權與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嚴陣以待。諸葛亮舌戰群儒,聯吳抗曹;周瑜巧用東風,火燒赤壁。曹操的戰船瞬間化為一片火海,士兵們紛紛落水,哭爹喊娘,死傷無數。這一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
我從歷史的旋渦中抽身而出,回到現實,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看著窗外依舊繁華的世界,再想想那
《歷史的真跡作者》 第182章 群雄割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