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5章 明章之治 (第1/2頁)

雅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晨鐘悠悠,迴盪在洛陽城巍峨的宮闕之間,驚起一群白鴿,振翅高飛,劃過湛藍如寶石的天空。我彷彿手捧竹簡,踏入這莊嚴肅穆的朝堂,此刻,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金磚之上,映照出一片輝煌。朝堂之上,漢章帝正端坐龍椅,與群臣共商國事,氣氛熱烈而莊重。目睹此情此景,我的思緒不禁飄回到光武帝劉秀開國之時,那是怎樣一番艱難困苦,才鑄就如今的太平盛世。

想當年,劉秀以非凡的謀略與果敢,在亂世中崛起,推翻王莽,掃平割據勢力,建立東漢,定都洛陽。隨後又推行“柔道”治國方略,輕徭薄賦、整頓吏治、大興水利,讓這飽經戰火的華夏大地逐漸恢復生機,史稱“光武中興”。而今日之局面,正是在光武遺澤之上,漢明帝與漢章帝接力奮進,將大漢江山推向又一個高峰。

漢明帝劉莊,自幼聰慧,深受劉秀喜愛。即位之初,便展現出非凡的治國抱負。一日,朝堂之上,劉莊目光炯炯,掃視群臣,開口問道:“朕承先帝之業,欲使天下更進一步,諸卿有何良策?”

大司空第五倫出列,拱手道:“陛下,當下吏治仍有弊病,部分官員尸位素餐,當嚴抓吏治,選拔賢能,可使政令暢通,百姓受惠。”

劉莊微微頷首,沉聲道:“卿言甚是,朕亦有此考量。即日起,著令各地舉薦賢才,朕要親自考核,量才錄用。”

不久之後,一場全國範圍的選才活動拉開帷幕。各州郡紛紛舉薦當地名士,洛陽城中,一時間才俊雲集。在考核朝堂上,劉莊親自出題,考校學子們的學識、謀略與品德。面對一位年輕書生對治國安邦之策的精彩闡述,劉莊面露讚許之色,當場宣佈:“卿之見解獨到,正合朕意,即日起,入仕為官,望能為朝廷效力。”

在劉莊的努力下,朝堂之上清風漸起,官員們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與此同時,他對律法也極為重視。曾有一次,在審閱刑部呈上來的卷宗時,發現有地方官員徇私舞弊,錯判冤案,劉莊頓時怒髮衝冠,拍案而起:“律法乃國之重器,豈容如此褻瀆!傳朕旨意,嚴查此案,嚴懲不貸!”

經此整頓,司法清明,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讚道:“今上英明,律法公正,我等百姓可有活路了!”

對外,漢明帝亦不手軟。匈奴屢屢侵擾邊境,燒殺搶掠,邊民苦不堪言。劉莊果斷派遣大軍出征,臨行前,他親自為將士們餞行,舉杯激勵道:“諸位將士,此次出征,關乎邊疆安寧,百姓福祉。朕望你們奮勇殺敵,揚我大漢國威,凱旋而歸!”

在戰場上,漢軍將士們個個奮勇爭先,喊殺聲震天。將軍竇固一馬當先,揮舞長刀,衝入敵陣,口中大呼:“為了大漢,為了百姓,殺!”匈奴軍隊節節敗退,從此不敢再輕易犯邊。

漢明帝還大力推崇佛教,派使者前往天竺求法。當白馬馱著經卷歸來,洛陽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爭睹這一盛景。劉莊親自迎接,並在洛陽修建白馬寺,以供奉佛像、翻譯佛經。白馬寺內,高僧們日夜誦經,香火鼎盛,佛教自此在中國大地紮根,為華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時光悠悠,漢明帝駕崩後,漢章帝劉炟即位。劉炟生性仁厚,即位之初,便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

一日,在御書房內,劉炟與幾位重臣商討農事。他眉頭微皺,憂心忡忡地說:“朕聞近日有些地方乾旱少雨,莊稼受災,百姓生計堪憂,諸卿有何應對之法?”

農官杜詩上前奏道:“陛下,當務之急是興修水利,引河水灌溉。臣建議,徵集各地能工巧匠,合力修建溝渠、水壩,以解燃眉之急。”

劉炟當即准奏,下令各地迅速行動。在修建現場,百姓們齊心協力,號子聲此起彼伏:“修水利,保莊稼,為了咱自家!”不多時,一道道堅固的溝渠修成,清澈的河水奔騰而入,滋潤著乾涸的土地,莊稼又恢復了生機。

在文化方面,漢章帝延續父親的政策,對文人雅士禮遇有加。太學之中,學子們誦讀經典,研討學問,蔚然成風。一次,劉炟親臨太學視察,看到學子們孜孜以求的模樣,心中十分欣慰,當場賜下筆墨紙硯,勉勵道:“諸生當勤勉向學,傳承大漢文脈,日後為國家效力。”

為了統一學術思想,漢章帝還召集諸儒於白虎觀,討論五經異同。朝堂上,學者們各抒己見,爭論得面紅耳赤。一位老儒引經據典,侃侃而談:“依某之見,此經義當如此解……”另一位年輕學者卻不甘示弱,起身反駁:“前輩所言,晚輩不敢苟同,應從另一角度考量……”劉炟端坐一旁,耐心傾聽,最後根據眾人的討論,親自裁決,編訂成

《歷史的真跡作者》 第175章 明章之治(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